05

修路灯、解矛盾、帮邻居…… 家园社区有位闲不住的“热心肠” 2025年07月16日  肖梦琪

近日,在兴庆区胜利街街道家园社区森淼园小区,71岁的老党员王立新一大早就来到小区的健身器材区域,弓着背,手里攥着扳手拧着单杠螺丝,“昨天有居民说单杠扶手有点晃,我就赶紧过来修一下,不能造成安全隐患。”虽然已经退休十多年,但王立新退休不退志,把工作的劲头用来帮助他人,成为居民交口称赞的“闲不住”。

一天夜里,王立新被手机铃声吵醒,接过电话,独居的张奶奶说自己突然胸口疼,王立新赶紧披上衣服,跑到张奶奶家把老人送去医院。

后来他得知张奶奶孩子在外打工,医药费成了难题,于是接下来的一周,王立新和家园社区工作人员揣着张奶奶的病历本和低保证,为她申请补助。当数千元的救助金打到张奶奶卡上时,张奶奶握着王立新的手不住感谢,王立新却摆摆手:“我手机24小时开机,您记着号码。”如今,王立新的通讯录里存着十几位独居老人的电话。

“老王,这医保政策是啥意思?”小区凉亭里,几位老人围着王立新咨询医保政策,王立新从口袋里掏出一叠卡片,上面印着“门诊统筹报销比例”的漫画图解。为了让老人们看懂政策,王立新把各类政策用画笔画出来、三句半编出来,遇到不识字的老人,就逐字逐句念给他们听,直到对方彻底明白。

半个月前,小区一处角落杂物乱堆乱放,遍布垃圾,居民路过都绕着走。王立新看在眼里,拿着铁锹先清理了枯枝烂叶,又把捡来的旧轮胎刷成彩色当花盆。现在“垃圾站”变身小花园,旁边还常坐着唠嗑的人。王立新还自掏腰包买了音响,组建“银龄合唱团”,定期办演出、搞联欢,小区常年回荡着欢声笑语。

“这些年,王立新帮下班晚的小夫妻接孩子,帮顶楼漏水的住户联系物业,就连单元门坏了他也主动维修。”提起王立新,邻居赵叔叔满心佩服,有次赵叔叔找王立新帮忙修水管,修好后要付报酬,王立新却说啥都不要。

王立新有3面锦旗,都是居民自发送来表示感谢的,他把锦旗小心翼翼收在柜子里,告诉大家:“我是党员,这些都是分内事。”

现在的森淼园小区,路灯坏了有人修,矛盾有人调解,就连小孩都知道:“有事找王爷爷,他啥都会。”而王立新的兜里总是鼓鼓囊囊,装着政策卡片和老花镜,大家有疑问他随时都能解答。

在王立新的带动下,许多原本对政策一知半解的老年人,如今也能清晰说出补贴标准、报销流程,越来越多的居民也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伍,让“有困难大家帮”的新风尚蔚然成风。

本报记者 肖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