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鲲鹏)近日,记者从银川市国资委获悉,通过“资产盘活+”模式,综合运用招商引资、创新用途、改扩建、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我市累计盘活闲置及低效利用的房屋、商业楼宇等资产价值18亿元。此举不仅为国有企业培育了新的增长点、增加了企业现金流,更有力推动了国企改革的健康发展。
位于苏银产业园的氨纶纤维项目因历史原因长期闲置。银川金投集团成功引入氨纶行业巨头美国莱卡集团,创新采用“经营租赁+合资经营+固定加价包销”的合作模式进行盘活。“这个项目一度闲置7年,引入新的投资方后彻底激活了国资价值。”银川盛融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年增地方各类税收约1亿元,解决就业300~500人。”新成立的莱卡纤维(银川)有限公司将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中国氨纶谷”形成协同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共同打造全球最大的高性能纤维生产基地。
在银川算力产业园,一排排机柜正在进行算力的储存和计算。这处由智慧银川大数据中心项目(二期)改造而来的算力基地,已从长期闲置状态“苏醒”。盘活后,这里不仅成为银川市重要的数据储存中心,更形成了汇聚海量信息的“数据湖”。产业园全面建成后,可提供人工智能理论峰值计算能力不低于20000P,实现算力、算法、数据等核心要素的汇集,构建丰富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为银川打造“算力之都”奠定坚实的资源与应用基础。
近年来,围绕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N”产业布局和银川市“三都五基地”“两地五中心”建设目标,银川创新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积极谋划并推进了算力产业园、向量数据湖、源网荷储一体化、临港铁路专用线蒙牛支线等一批新质生产力项目。同时,市国资委聚焦效益效率、创新驱动、战略落实、治理效能、可持续发展、共建共享和体系能力建设等价值创造七大核心维度,系统制定了16项具体行动措施,涵盖优化核心指标、精益运营管理、构建一流财务管控体系、推动创新力提升、激发创新活力、狠抓战略落实、完善治理结构、巩固对标成果、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健全战略机制、提升治理效能、健全风控合规管理、贯彻安全发展理念、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完善价值创造体系等关键环节,确保市属国企对标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取得扎实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