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菌草拔节 牛羊尝鲜 林占熺携高产菌草 助力闽宁镇乡村振兴 2025年07月29日  陈玲

“老朋友们,大家好啊!”7月28日,永宁县闽宁镇园艺村菌草示范基地内,绿意盎然的菌草正值拔节期。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再次来到这里,与曾经的老菇农们共忆往昔、畅谈菌草、谋划未来。这是他今年第二次踏上闽宁镇的土地。

今年5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携手永宁县政府,在园艺村示范种植巨菌草。站在这片曾经推广双孢蘑菇的热土上,林占熺心潮起伏,“1997年我首次来宁夏推广菌草科技,不久后,它长成扶贫草、幸福草,更成为助力世界欠发达地区脱贫的‘中国草’。28年后,我依然在这里推广菌草,希望它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成为乡亲们手中的新质生产力。”

烈日炎炎,示范基地里,老菇农们围拢过来急切发问:“林教授,种这草能赚钱吗?”“能当饲草用吗?比青贮玉米好在哪?”“这草能过冬吗?没种苗咋办?”……林占熺擦去汗水,脸上洋溢着兴奋,将菌草科技倾囊相授:“菌草本身就是优质饲草,长到1.2米时粗蛋白含量高达17.8%。用它做菌棒,还能种双孢蘑菇。”

“今年5月技术员种下种苗,至今生长75天,我们用数据说话。”林占熺拉着老乡的手,紧盯技术员测产:巨菌草平均株高达2.59米,亩产7.78吨;相同条件下试种的青贮玉米平均株高2.25米,亩产3.54吨。

惊叹声在人群中响起,大家既震撼于巨菌草的高产,也对其粗蛋白含量充满好奇。村民王富荣挤上前问:“教授,牛羊爱吃这草吗?”

林占熺笑着提议:“走,我带大家去附近的光伏养殖园,让牛羊自己‘尝尝看’!”一行人随即来到不远处的养殖园,成群的牛羊正在光伏板下纳凉。林占熺抱起一捧菌草放入食槽,羊儿们立刻争抢起来。牛棚里,牛儿也对这清甜的牧草大快朵颐。

乡亲们再次将林占熺团团围住,纷纷请教种植技术。“能让菌草帮大家过上好日子,就是我们科技工作者对闽宁协作最好的贡献!”望着热情的乡亲们,林占熺教授的话语铿锵有力。

本报记者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