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鲍淑玲)记者7月29日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获悉,我区近日发布生态环境数智执法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全面启动生态环境数智执法体系建设,通过技术赋能,推动生态环境执法从“人海战术”向“智慧精准”转变、由“人防为主”向“技防优先”转变,助力执法工作更加科学、精准、规范。
根据方案,宁夏将聚焦重点排污单位监管,要求被纳入自动监测范围的重点排污单位,在产污设施、污染治理设施、监测站房、排放口等关键位置安装视频监控或用电用能等过程监控措施,并逐步实现与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及基础数据库系统联网,强化末端感知能力。
在此基础上,宁夏将建设全区统一的生态环境数智执法平台。该平台以环境重点监管单位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为核心,结合视频监控、门禁系统、用电用能、排污许可、信访投诉等多维数据,构建数据采集、分析研判、智能预警、辅助决策等全流程应用场景。通过构建违法问题线索识别模型,平台可实现数据自动归集、研判、预警和推送,执法人员则通过终端接收任务、采集证据、上传数据,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执法质效。
数智执法体系的核心在于推行“非现场+现场”的精准执法模式。各地市将依托数智执法平台开展线上巡查,执法人员通过调阅自动监测数据、回溯视频录像、查阅电子台账、比对用电数据等方式,综合研判超标排放、治污设施异常等问题线索,减少无差别、拉网式排查,既避免简单粗放治理,又能精准锁定违法问题。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生态环境数智执法体系建设将进一步优化“非现场监管+现场执法”模式,逐步构建以污染源自动监控为基础的非现场执法体系,为全区生态环境执法体系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未来,随着体系的完善,宁夏生态环境监管效能将得到全面提升,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筑牢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