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侵华日军轰炸银川暴行 2025年07月30日  郑文著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战火与硝烟的沉痛往事虽已远去,但苦难的历史不容遗忘。那些在轰炸中不幸罹难的生命,那些在炮火中化为焦土的家园,时刻提醒着我们:珍视与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史鉴未远,自强不息。

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本文特以当年双方战时报告以及媒体报道为依据,内容涵盖日军轰炸银川的机型、弹药制式、投弹数量以及当年宁夏受损报告等,力求翔实地呈现侵华日军对银川的轰炸暴行,回顾这段怆痛的历史。

1 侵华日军轰炸银川的目的

1938年,日本侵华战争受到中国人民坚决而顽强的抵抗,日本妄图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幻想已无法实现。面对侵华战争陷入长期化的困境,日本规划出这一时期新的作战纲要:确保占领区统治、遏制抗日势力、挫败中国军民战斗意志,并以此方针制定陆军航空队轰炸计划:将打击中国军事目标以及切断国际援华物资渠道视为首要目的。而在其列举的国际援华物资通道中,包括由香港至内陆的水路运输渠道、由印度至昆明的西南运输通道以及中国西北的援华物资运输通道(据《中国方面陆军航空作战》)。

抗战时期,苏联对华援助的军事装备以及战略物资,多以兰州为中转分运各地。而且,当年兰州建有苏制飞机修理总厂,苏联军事顾问亦于兰州指导中国空军人员掌握飞机驾驶技术和空战战术,参与对日作战,并曾重创日军航空队。于是,兰州及西北战略要地便成为日军航空部队实施轰炸的重要目标。

2 1938年11月15日轰炸银川

日本防卫厅编撰的《中国方面陆军航空作战》中记载:“兰州作为苏联援华的重要据点而备受关注。(1938年)11月15日,飞行第十二战队的5架伊式重型轰炸机从包头出发实施拂晓攻击,对机场及军事设施进行轰炸。攻击部队在兰州上空与敌军战斗机交战,切身感受到兰州防务相当坚固。”

1938年11月16日,日本《新世界朝日新闻》以“陆军航空队大举深入(中国)内陆,对兰州、宁夏、西安实施猛烈轰炸”为题,报道侵华日军轰炸银川,内容如下:

“原田部队战机,于15日上午7时5分突然袭击甘肃省兰州,与敌6架战机展开激烈空战,同时对机场及其他军事设施实施精准轰炸。(其中)栗原部队山本机、阪本部队若山机途中分兵宁夏,摧毁该地军事设施后,全体战机安全返回基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报道中提及的宁夏,为今日银川。结合日军记录及日本媒体报道可知,侵华日军对兰州及银川实施轰炸的战略目的,就是打击西北援华物资运输通道及西北战略要地。而1938年11月15日对银川实施轰炸的日军飞机自包头起飞,因为此时包头已沦陷。

1938年11月15日,银川遭受侵华日军野蛮轰炸当天,宁夏方面的汇报电文为:

“敌机八架于今晨五时半、七时半及下午二时十分前后,三次由陶乐飞来袭宁,在省城共投弹二十余枚,新城投弹六枚。计毁屋数十间,伤亡人民二十余人。职防空部队均予射击。敌机每次盘绕约二十分钟,仍向原路逸出。”

该电文显示,日军1938年11月15日对银川实施三次轰炸。而日军此次之所以对新城实施轰炸,是因为彼时宁夏方面曾设想在新城城内修筑机场,但仅完成居民拆迁,并未真正建成机场。此时,银川机场为西花园机场,足见日方情报亦非准确。

3 1939年3月6日轰炸银川

据侵华日军1939年3月6日《航空兵团战时要报》(节选):

“航空兵团情况记录:

一、兵团进攻作战。

寺仓飞行团八重爆十四机轰炸延安。又重爆十二机对宁夏市街进攻爆击,甚大损失。

二、田中部队八重爆十二机对宁夏街市重要机关(省、县政府,公安局,电信局等)爆击,使用弹:二五零弹,九发。五零弹,一三三发。机关铳弹,七零零发。”

该报告体现侵华日军1939年3月6日对银川的轰炸情况。田中部队,即为侵华日军飞行60战队,此时指挥官为田中友道。田中友道战时最高军衔为中将,战后未被罗列为战犯而逃脱制裁。

日军此次轰炸银川所使用的250公斤航弹,是重型航空炸弹,威力巨大。侵华日军轰炸重庆、上海时广泛使用该型制航弹,皆对当地造成重大损失。

另据《中国事变陆军作战<2>》记述, 1939年3月6日轰炸银川的日军飞机,自山西运城机场起飞。

此次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对银川造成惨重损失。

1939年3月6日,宁夏方面汇报电文如下:

“敌机十二架于下午二时五十分由东北侵入宁夏省城上空,在东南面城内繁华街市投弹七十余枚,死伤军民三百余人,毁屋六七百间,情形极惨。查本市防空设备较为差逊,虽经高射部队密集射击,未能予敌伤创,敌机肆虐,后向东南窜去。损失详情,容续电陈”。

1939年3月10日,宁夏方面再次报告:

“窃查敌机鱼日袭宁,共投重量炸弹103枚,省政府、地政局、卫生实验处、省管道管理局等重要机关及精华地区,悉被虐害。军民死伤枕藉,(此处一句无法辨识,本文作者注)公私损失不可数计,情形极惨,不胜痛愤。”

电文中的鱼日,为韵目代日,即密写日期代号,“鱼日”特指六日。而宁夏方面第二次统计日军投弹103枚,与日军报告基本吻合。之所以此次轰炸造成人员伤亡惨重,一则侵华日军使用了250公斤重型航空炸弹;二则有航弹恰好落在地政局防空洞洞口,将防空洞出口封闭,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

另据1946年12月宁夏省地政局填写的抗战时期遭受日军轰炸财产损失报告单,1939年3月6日敌军轰炸银川,地政局不仅防空洞受损、人员伤亡惨重,其大礼堂及机构办公场所等亦因轰炸严重损毁。

侵华日军对银川无差别轰炸,肆意践踏国际公约,以平民为靶,其暴行令人发指。

4 1939年9月15日轰炸银川

据侵华日军《中国事变陆军作战<2>》记述:

“飞行第六十战队负责统筹内陆进攻作战准备,其编制为三个中队,各中队配备九七式重轰炸机12架,战队共计36架。此项编制调整至九月底基本完成。飞行第六十战队在(1939年)五月至八月期间实施近距离轰炸以提高训练水平,九月十五日以33架飞机轰炸宁夏、九月二十日以36架飞机轰炸西安等行动,均与海军战队协同进攻实施联合训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日军对银川进行的轰炸,动用飞机数量为历次最多,共33架(三个中队满员为36架),投弹数量亦为最多。

1939年9月16日,日军轰炸银川次日,宁夏方面汇报电文为:

“敌机三十余架今晨十时由鄂旗侵入宁省,度黄河后在平罗通济堡、李岗堡、杨家大湖、王渠桥等处沿途轰炸。十时四十分到达宁城上空,投重量炸弹115枚,死平民20余,伤军民30余,毁房屋696间,经高射部迎击,即向东南窜去。”

该报告为1939年9月16日所发,文中称“今晨”遭日军轰炸。而其他相关文献,如《省营事业财产直接损失汇报表》等皆体现轰炸日期为1939年9月15日,与日军记录相符。根据此份宁夏方面损失汇报,日军投弹量为115枚。其中应该依旧包含250公斤重型航弹,因为此次轰炸目标仅为银川,且33架九七式重型轰炸机若只装载60公斤航弹,则载弹量远不止115枚。而报告中银川房屋损失696间,足见受损范围之广泛。

从1939年9月15日侵华日军轰炸银川所出动的轰炸机数量及投弹量可知,此次轰炸银川的规模可谓登峰造极。之所以普遍认为1939年3月6日侵华日军轰炸造成的损失最为惨重,原因在于单一地点造成的人员伤亡空前惨烈,影响巨大。

上述资料,以迄今发现的双方战时文献以及媒体报道为基础。对于未在当年正式报告中体现的轰炸记录,本文亦未罗列。

1938年至1939年,日军以摧毁兰州为中心的西北战略要地为目标,对银川旧城、新城及近郊的平民聚居区实施野蛮空袭。其中,1939年3月6日以250公斤重型航弹直击防空洞,造成300余人死伤;9月15日以33架轰炸机倾泻115枚炸弹,致生灵涂炭,民居大量被毁。这些暴行公然违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其蓄意针对平民的无差别轰炸,体现了日本妄图侵占中国山河,并将普通民众作为目标进行杀戮的残暴本质。

回望这段血泪交织的往事,以期铭记历史而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山河日月新,吾辈当自强。

郑文著/文 图片由郑文著独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