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提速项目建设 筑牢发展根基 2025年08月02日  李阳阳

清晨6时30分,银川的暑气尚未完全苏醒,空气中还残留着一丝凉意。在银川市西夏区中部文萃北街调蓄水池建设工程现场,田志明和工友们已头戴安全帽进入工作状态。他们铆足了劲儿,动作利落,仿佛在与东升的旭日赛跑,要在热浪席卷大地之前,尽可能把项目建设再往前推进一点。

在银川,在各项目建设现场,有许许多多如田志明一般的人们,怀揣着希冀、踏过各种艰难,为城市的美好未来而奋斗。

重点项目建设忙

“宁夏地处业界公认的‘黄金奶源带’,银川作为核心产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奶源优势,这也是我们选择在此投资建厂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项目是总公司深化全国战略布局、向供应链上游产业进军的重要举措。”宁夏李子园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陶峰说。

据了解,李子园日处理1000吨生乳深加工项目由浙江李子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宁夏李子园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李子园在浙江、江西、云南、河南等地建有多家子公司和生产加工基地,投资配备乳制品、含乳饮料和其它饮料生产线30多条,可实现年产含乳饮料及其它饮料40万吨。李子园日处理1000吨生乳深加工项目总投资3.2亿元,规划建设全脂脱脂奶粉、浓缩奶、稀奶油、奶酪等深加工生产线、研发中心,配套建设现代化仓储物流基地等。该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4.8亿元,年税收约1200万元,将直接带动当地150余人就业,并进一步推动本地农牧业、包装业、运输业协同发展。

陶峰用“马不停蹄”来形容该项目自5月份开工以来加速推进建设的状态。该项目的4个单体同步施工,百余名工人不惧酷暑、奋力刷新建设进度条。目前,动力车间主体已完工,倒班楼刚刚完成桩基作业,项目最大的单体生产车间主体一层建设也完成了80%,二层完成35%,库房承台支模板绑扎钢筋完成85%。

2026年1月试生产的节点目标,犹如高悬的倒计时牌,时刻提醒着每一名参建者争分夺秒、全力冲刺。大家拧成一股绳,立足岗位合力推进项目:施工方配足人员、机械,加班加点赶进度;监理方严格监管工程质量,确保项目高质量、高标准推进;企业保障充足的建设资金……“超前规划部署”的建设思路,也体现在李子园日处理1000吨生乳深加工项目建设过程中。比如,眼下虽然生产车间正在建设中,但是企业已与设备厂家展开联动,邀请设备厂家工作人员实地考察,提前针对设备安装预留空间等问题开展有效沟通,确保下一阶段设备安装能够快速而顺利地完成。

今年以来,我市全力下好“项目建设”先手棋,宁国运灵武100万千瓦光伏复合项目以及金凤二十五小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728个第一批基本建设项目全部开工。伴随着重点项目全力推进,增长动能持续转换。宁国运灵武100万千瓦光伏复合项目成功并网,南线物流快速通道等项目加快建设,威力传动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盛融氨纶新材料产业升级等项目也稳步推进。

多举措刷新进度条

位于银川经开区的宁夏超导泛高温超导硅单晶生长设备制造及高品质硅晶体生产项目,自今年5月下旬全面开工以来,短短两个多月,其一期项目建设进度已刷新到50%。

“该项目在高温超导硅单晶生长设备制造方面填补了银川的行业空白,建成后将形成国内领先的硅单晶生产能力。”宁夏超导泛半导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吴学军介绍,宁夏超导泛高温超导硅单晶生长设备制造及高品质硅晶体生产项目采用全球首台套高科技硅单晶生产设备自主研发技术,建设光伏级、半导体级高温超导单晶硅生长设备制造项目,以及高品质光伏级、半导体级硅晶体生长、切片、抛光、退火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总投资30亿元,主要建设设备制造车间、原料清洗车间、拉晶车间、切片车间等以及研发楼、生活区等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及环保工程。一期达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35亿元,年利税3.5亿元,带动就业1000人。

“预计今年年底一期项目主体完工。”吴学军介绍,为了加速推进项目建设,企业不仅制定了包括总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在内的详细施工计划,挂图作战,而且配备了充足的施工人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吴学军对银川的营商环境赞誉有加,“园区工作人员几乎每周都会到现场查看项目进展,我们遇到困难了,也会及时帮助协调解决。”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每一个教育项目的推进,都牵动着万千家庭的心。眼下,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迁建工程、银川市第四十五中学新建项目等教育工程正加速推进中。

“从3月份开工以来,我们一直没有停工,目前是比计划的工期提前了。”银川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工程承包咨询有限公司项目主管丁昊介绍,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迁建工程一期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200多名工人正在加紧进行内外墙抹灰、室内地面施工等。二期项目也在同步推进中,工人已进场开展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据了解,项目一期主要建设3栋教学楼,二期主要建设科创楼、宿舍、风雨操场等。项目完工后,可提供3000个高中学位,增加我市高中教育资源总量。

丁昊介绍,为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施工单位在保证人员、机械充足的基础上,优化施工流程,建筑材料提前加工、进场,确保各项施工工艺紧密衔接。近期进入高温天气,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施工单位采取提前1小时施工、延长午休时间等举措,保障工人身体安全。

近期银川接连出现降雨天气,然而,这并未影响到银川市西夏区中部文萃北街调蓄水池建设工程刷新进度条的速度。

据了解,此调蓄水池位于文萃北街排水泵站进水管前段,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西夏区中部排水系统滞蓄能力,提高区域的内涝防治能力,同时,减轻雨季时银川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压力。

“目前,我们已完成总工程量的36%。”银川市西夏区中部文萃北街调蓄水池建设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撒勇介绍,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项目办理了夜间施工许可,增加施工人员,采取两班倒和平行施工的方式进行建设。遇到小雨天气,在不影响工序的情况下,继续施工作业。该项目还将持续增加作业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合理调配作业时间,加快施工进度。

创新机制抓调度提速度

产业为要,项目为王。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持续抓调度、提速度、促进度。争取到各类中央资金56.84亿元,增长54%,位居全区第一,支持102个、总投资138亿元项目建设,项目个数、争取额度、撬动投资为近五年来最高。

为实现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年我市创新对全市重点项目实行“红黄绿”推进机制,对项目开工、进度、入库等各阶段进行预警,并以“绿灯”保障、“黄灯”提示、“红灯”警告的方式推动项目建设。对完成序时进度项目亮“绿灯”,对低于序时进度超过30个百分点项目亮“红灯”。对“红灯”项目,我市开展重点督导,限定进度表、靠实责任人、细化工作量。“我们对照项目建设进度,按月动态更新‘红黄绿’项目清单。目前,共通报‘绿灯’项目19个、‘黄灯’项目44个、‘红灯’项目11个。”银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说道。

“红黄绿”推进机制仅是我市狠抓进度稳投资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我市发挥领导包抓等机制作用,坚持“线上督导+线下督导”“定期督导+随机督导”“实地督导+日常督导”相结合,实行挂图作战、责任到人、逐项推进,以专班化推进、现场化办公、销号化落实,加快伏图拉太阳能等已开工项目建设进度,提速城市危旧房更新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促三季度项目全部开工。加快完善已申报专项债等中央资金项目前期手续,确保资金下达后及早开工。

与此同时,我市狠抓招引扩投资,紧盯已签约和意向项目,对重点项目实行“一项目一专班一方案”攻坚机制,力促签约落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抢抓第七届中阿博览会等契机,紧盯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葡萄酒、枸杞等特色农业,以及新质生产力、“三都五基地”“两地五中心”等产业发展方向,加大招引签约力度。

本报记者 李阳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