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我市首笔大型活动碳中和签约交易完成 2025年08月06日  鲍淑玲

本报讯(记者 鲍淑玲)8月5日,银川市首笔大型活动碳中和签约交易落地兴庆区。该交易针对7月5日在兴庆区兰傒谷商务广场举办的“不象艺术第肆周年音乐现场”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通过银川市“六权”改革一体化服务平台,成功购买34吨经备案的碳普惠项目减排量,标志着银川市大型活动碳中和实践实现零的突破,开创全市文化演出绿色实践先河。

今年以来,银川市生态环境局积极落实《银川市大型活动碳中和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碳普惠试点体系建设,推动各类演出、赛事、展览等大型活动规范且有序地开展碳中和工作。当“不象艺术第肆周年音乐现场”落地兴庆区时,市生态环境、商务等部门与主办方积极磋商,达成了部分碳中和承诺。为践行这一承诺,主办方在筹备阶段已采取设置分类回收装置、就近安排艺人住宿、精准控制餐饮供应量、推行电子票务系统等多项减排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碳足迹。

音乐会结束后,据活动主办方宁夏不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提交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经核算,综合交通排放、电力消耗、餐饮及废弃物处置等排放源,本次音乐节产生了34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排。最终,通过本次碳中和交易,部分抵消了大型活动实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市生态环境局将对该活动的最终碳中和情况进行审核,以促成交易完成。

本次所购买的碳减排量,源自市生态环境局备案的“银川市兴庆区通贵乡农宅清洁取暖改造项目”。该交易以每吨75元的碳价达成,总金额为2550元,并通过银川市“六权”改革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线上撮合,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提供了市场化路径。

“本次交易是银川市和兴庆区探索‘活动碳中和+碳普惠’模式的关键一步,实现了银川市乃至自治区大型活动碳中和零的突破,为全市‘六权’改革提供了实践样本。”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说。未来,银川市将探索“艺术+低碳+商业”融合发展路径,推动更多文体赛事加入碳中和行列,将碳中和服务纳入文旅消费链条,积极开展减碳实践,提升公众低碳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