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创新产品 搭建平台 银川以金融活水润泽发展沃土 2025年08月07日  刘旭卓

今年以来,银川市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持续深化政银企合作,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搭建数字平台、深化普惠金融等举措,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没想到贷款这么方便!”8月6日,银川一家枸杞加工企业的负责人马先生感慨道。通过银川市特色金融服务平台,该企业成功申请“塞上富宁贷”,解决了扩大生产所需的资金问题。这正是银川市丰富金融产品供给的生动写照。

据银川市营商环境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市已组织29家金融机构围绕重点产业布局,创新推出66项特色金融产品及服务,进一步拓宽金融服务覆盖面,为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选择。其中,“塞上富宁贷”已为620户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授信贷款1.68亿元,“塞上烟火贷”授信贷款达710万元,有效满足了不同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

此外,我市还通过数字化手段将传统金融服务搬上“云端”。在“政企通”服务平台的“金融超市”版块,每款产品都详细标注了特点、适用客户和申请条件,大大提高了企业融资效率。

“过去贷款要跑好几家银行,现在通过手机就能申请,还可以‘货比三家’。”一家企业的财务总监王女士对“金融超市”赞不绝口。这个入驻“政企通”服务平台的创新模块,汇集了17家金融机构的80余款金融产品,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精准匹配。“前段时间我们申请了一笔贷款,不用打电话或者上门沟通,在线就能申请,像在超市选购商品一样方便快捷!”王女士说。

据银川市营商环境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持续深化普惠金融发展,发挥灵武市、西夏区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示范效应,建立健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大力推行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截至5月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074.36亿元,较年初增长55.18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168.47亿元,较年初增加19.84亿元。该负责人表示,我市将继续优化金融服务,重点支持“六特”产业发展,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实体经济、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等领域倾斜,为银川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提供更加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本报记者 刘旭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