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步入永宁县胜利乡园林村果农姜春华的桃园,阵阵鲜桃清香扑鼻而来。正值“北京七号”桃子上市时节,颗颗粉嫩的桃子藏在翠绿叶片间,令人垂涎。
姜春华种植桃子已有七八年,近6亩桃园中生长着近600棵桃树,以“北京七号”为主。一大早,他就开始了一天的采摘。“照目前情况看,桃子亩产在1000~1500公斤,今年行情好,零售价很可观,预计能挣4万余元。”姜春华笑着说。
园内采摘忙碌,一旁的打包装箱也时刻不停。姜春华介绍,“北京七号”口感脆甜多汁、香气浓郁,深受欢迎,但上市期仅20多天。通过老顾客预订礼盒、周边零售和批发,很快便销售一空。“‘北京7号’7月25日上市,采收到8月中旬,‘秦王’桃子接茬上市,果园采摘能持续到9月5日左右。”
“园林村‘北京七号’种植面积约1000亩,价格每公斤10~12元,是农户增收主要渠道之一。”园林村村委会委员苏帅表示,接下来将打造特色品牌,注册商标,并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建设冷库,延长桃子、西瓜等农产品的保质期和销售期,拓展外地市场,进一步增加农户收入。
在胜利乡胜利村果农谢正文的果园里,不少周边群众闻“桃”而来,体验采摘乐趣。“他家的桃子水分足、味道甜、口感好,我们每年都来买!”村民杭雅莉和朋友们满载而归,赞不绝口。
谢正文共种植20亩桃子,除了“北京七号”,还有蟠桃、油桃等品种。“销售全靠预订和采摘!”他介绍,自7月下旬桃子成熟,顾客纷纷提前预约,每天能打包20多箱,“几乎都是老顾客,得提前打招呼,否则很快就卖完了。”
近年来,为提升采摘体验,谢正文在桃园铺设了木质小道,建设了休憩廊亭。他计划拓展“林下经济”,在桃园中养殖鸡鸭,打造体验式项目,吸引更多人前来,进一步提升效益。
目前,胜利乡桃树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北京七号”“北京十四号”“大观桥桃”等品种接茬上市,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
本报记者 刘嘉怡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