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西夏区创新机制选优配强社区带头人 2025年08月07日  李阳阳

前几天,西夏区朔方路街道玫瑰园社区网格员蒋治刚顺利通过竞聘上岗答辩会,拿到西夏区宁华路街道平祥社区党委书记竞聘“入场券”。

蒋治刚告诉记者,他此前在社工组织工作超过10年,经常接触社区工作者。他深切体会到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的重要性,也感受到社区治理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因此,他于去年通过考核成为了一名社区网格员。

去年,西夏区创新实施社区书记“竞聘上岗”机制,通过选拔、培养、竞聘、考察、试用5个环节共计14条具体举措,成功选拔出5名后备干部走上书记岗位。更令蒋治刚振奋的是,今年西夏区进一步健全社区工作者能上能下选用机制,印发了《西夏区社区工作者能上能下管理办法》,在原有基础上完善了“竞聘上岗”流程,为社区工作者构建起“看得见成长、摸得着希望”的职业发展通道。怀揣着对社区基层治理的思考与热情,蒋治刚决定把握这次宝贵机会。

为了在竞聘中取得好成绩,他精心准备了一周。然而,面对与15名社区后备干部同台竞技的压力,他依然感到不小的挑战。竞聘者需要通过实地观摩、现场答辩展开“硬核比拼”,全面展示各自的治理思路和实操能力。此次竞聘还创新性地升级了考核模式,在原有环节基础上增加了情景模拟环节。该环节围绕社区突发矛盾调解、应急事件处置等实际场景,要求竞聘者现场提出解决方案,以此精准考察其应变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平。尤为关键的是,他们的“评委”正是社区居民,因此方案能否获得高分,关键在于是否契合社区实际需求、能否让居民满意。

蒋治刚答辩的命题是为平祥社区制定一份五年规划。为此,他专门前往平祥社区进行调研,发现该社区的主要治理痛点在于:住户多为自主迁徙户,人员融合难度大,居民参与治理的主动性较弱,融入度低。针对这些痛点,他系统性地规划了解决方案。最终,凭借优异表现,他在竞聘中脱颖而出。“这个活动非常好,不仅搭建了一个很好的选人用人平台,也督促社区工作者积极学习提升自己。通过这次活动,我也发现西夏区社区人才济济,今后我将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蒋治刚在成功后说道。

“从储备干部到公开竞聘,这不仅为后备干部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是街道党工委发掘更多优秀社区干部的机会。”作为此次竞聘答辩的评委之一,西夏区宁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唐玉强表示,同台竞技能更直观地展现后备力量的优势与短板,这既是能力的比拼,更是治理理念的碰撞,有助于更精准地识别人才。

“答辩是手段,选对人、干成事才是关键目标。”西夏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强调,“下一步,我们将跟踪新任书记的履职成效,完善‘能上能下’动态考核机制,对表现突出者纳入重点培养库。这种‘选贤任能+持续培育’的双轮驱动模式,正为基层治理锻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骨干队伍,让党的组织优势切实转化为社区治理效能,最终惠及千家万户。”

本报记者 李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