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碳化硅晶片,很多人觉得陌生。然而,在电动汽车和5G通信领域,它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5G之所以能实现高速传输,核心在于其强大的“心脏”,而这颗“心脏”的运作,正依赖于一片薄如蝉翼的碳化硅晶片。
盛夏时节的银川经开区,宁夏超导泛高温超导硅单晶生长设备制造及高品质硅晶体生产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未来,这家企业所创造的“创新磁场”将有望颠覆传统的硅片制造工艺。
“晶片的诞生离不开晶体生长设备。传统的直拉法在制备单晶硅时容易受到热对流干扰,导致晶体含氧量偏高、均匀性欠佳。”项目总工程师吴学军介绍道,“我们研发的设备,可将高温超导磁体技术引入磁控直拉法。这一突破使得硅片的含氧量得以稳定控制在5ppma以下,硅棒头尾的利用率提升超过4%,生产效率提高12%。目前,我们已经成功拉制出直径达340毫米的高品质硅棒,并将生产成本降低了5.2%。”
吴学军介绍,将高温超导技术应用于磁控直拉单晶生长,不仅为企业开辟了超导技术产业化的崭新赛道,项目建成后,更将形成世界一流的高温超导磁控硅单晶生长装备高端制造和硅单晶生产能力,为我国实现半导体材料自主可控提供关键支撑。
据了解,宁夏超导泛高温超导硅单晶生长设备制造及高品质硅晶体生产项目一期投资达30亿元,建筑面积为11032平方米。目前,项目办公楼已实现封顶,其他单体建筑正在有序推进,计划于今年11月30日前完成厂区内所有单体建设,并在2026年12月前实现满负荷生产。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5亿元,年利税3.5亿元,同时带动约1000人就业。
产业项目能否快速开工、高效建设,土地要素保障至关重要。今年5月,宁夏超导泛半导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标准地+先租后让”的方式,成功竞得银川市一宗工业用地20年的使用权。这种创新的供地模式,既显著提升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又让企业充分享受到了“先租后让”的政策红利,为后续发展注入了强劲信心。
银川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将始终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高质量项目”的原则。通过构建招商资源数据库、绘制精准招商路线图、紧密跟踪产业前沿趋势、精心打造全方位“服务套餐”,银川经开区已成功吸引了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的优质项目落地,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引擎。
本报记者 闫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