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微言 多点举措解决 “看娃”难题 2025年08月07日  周志翔

“这种全天托管的服务模式,真是办到我们心坎上了,让我们没了后顾之忧。课程设置合理,内容丰富,中午还有午餐和午休,考虑特别周到!孩子开心,我们省心。”一位妈妈告诉记者,每到暑假,“孩子谁来管?”这个问题就困扰着不少双职工家庭。今年在自治区总工会统筹下,银川市总工会在全市设置40个爱心托管班,解决职工子女假期看护难题。

工会设置爱心托管班,有效解决了双职工家庭暑期带娃的痛点,既是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创新突破,也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这一举措以精准回应职工家庭“工作与育儿双重压力”为切入点,有效补齐社会服务中的短板。

工会爱心托管班为公共服务注入全新的力量。工会依托其组织网络和资源整合能力,将社区、学校、企业、志愿者等多方主体纳入服务链条,形成多元共享的模式。这种模式既缓解了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压力,又激活了社会闲置资源,更通过工会有效组织提升了服务专业性,为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

构建儿童友好城市要多元发力。以工会爱心托管班为代表,多种形式分担家庭托儿育儿责任,实质是通过制度性安排降低家庭养育成本,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自2023年4月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名单以来,银川聚焦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五个友好”,构建儿童高品质生活。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社会各个组织多方参与,立足实际,各尽其力,才能有效减轻特定群体的育儿负担。

工会爱心托管班设立的价值,在于它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以柔性服务来应对广大职工的真实需要。当“官方带娃”从应急之策升华为制度安排,其背后是社会治理思维向服务赋能的深刻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更多社会资源力量加入,不断拓宽服务范围、优化服务质量,让类似的托管服务更加多元。

周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