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以城市更新破解“成长烦恼” 老旧街巷实现“逆生长” 2025年08月21日  肖梦琪

8月19日清晨,几位老人站在双福巷的彩绘墙面前驻足聊天,与此同时,在广实巷,居民沿着新铺的沥青路轻快出行,一派和谐景象。这样的场景,正是兴庆区老街巷焕新工程结出的民生硕果。从烟火气里的文明风景,到打通“堵心路”的畅通之道,兴庆区用精细化治理让城市更新的触角延伸到每条街巷,让居民的日常出行轻松便捷。

“以前双福巷就是条普通小路,现在散步其中就像逛艺术展。”居民张倩每天傍晚都会带着孩子在双福巷遛弯,五彩墙绘上的“簪花少女”与萌趣“网红拉布布”让小朋友挪不开脚步。这条南起海宝路、北至清静巷的老街巷,串联着100余家商户与多个小区居民的生活日常,而7月启动的亮化提升工程更是让它完成了“华丽变身”。

23套环保太阳能灯在附近小微公园亮起,创意彩绘与景观小品成为街巷的“新语言”,一面“双福友好时光打卡墙”静静诉说着老旧巷道的变迁,5处“银川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主题雕塑散布其间,转角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与移风易俗宣传牌相映成趣。

另一边,随着小型压路机对路口衔接处进行最后一遍作业,广实巷挡路电线杆移除及路面硬化工程全面完工。新铺设的深黑色沥青路面平整宽阔,与周边道路自然衔接,彻底终结了长期困扰居民的出行梗阻。

“以前走这儿提心吊胆的,现在总算能踏实出门了。”70岁的鹿守茹居住在中冶幸福宸小区多年,对这条“堵心路”的变迁感触颇深。过去,矗立巷中的电线杆与坑洼路面让老人小孩出行不便,对面菜市场明明近在咫尺,大家却要绕行。

收到居民反馈,兴庆区玉皇阁北街街道通过吹哨报到机制,多次牵头协调住建、供电、教育、交警等部门现场办公,逐一敲定路面修复、电缆移位、电线杆移除等整改细节,房地产企业也主动承担起路面硬化任务,从材料组织到施工调度全程紧盯。

7月28日完成电缆线移位,8月11日开始电线杆移除,8月15日实现整体完工。紧凑的工期表背后,是街道每周调度、社区全程跟踪的执行力。“堵心路通了,压在社区的大石头也终于落地了。”玉皇阁北街街道八一社区党委书记李娟的话语里满是释然。接下来,常态化巡查维护机制将保障道路持久畅通,让这条路成为居民的便利路,也成为附近校园周边的安全屏障。

双福巷实现了“颜值与内涵”的双提升,广实巷完成了“梗阻变畅通”的民生突破。

近年来,兴庆区聚焦街巷环境改善、功能优化和民生痛点解决,通过多方协同攻坚,推动一批老旧街巷完成改造升级。同时在改造中注重结合居民日常出行、生活场景等实际需求,既推进硬件设施更新,如路面硬化、照明完善等,也融入文化元素与文明理念,同步建立长效维护机制,以精细化治理提升街巷价值,增强居民生活的便利度与幸福感。

本报记者 肖梦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