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闫茜)8月20日,记者从银川经开区了解到,今年,园区创新推出“知产赋能·金融聚链”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专项行动,通过构建“培训+征集+一对一洽谈”的服务策略,有效推动了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本的深度融合,助力企业将“沉睡”的专利技术转化为激活发展的真金白银。
今年以来,经开区通过举办知识产权运营专题培训,聚焦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作价入股、转让许可等核心流程及政策要点,系统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运用和融资能力,为后续金融服务打下坚实基础。后续又面向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规上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线上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需求大调研。并通过翔实问卷,全面摸清企业知识产权家底、融资需求规模、用途及期限,形成精准“需求画像”,为后续资源匹配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近期,我们联合宁夏知识产权服务联盟,集结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担保、保险等专业力量组建金融服务小组,对企业开展深度‘一对一’洽谈,围绕无形资产评估、质押登记、融资流程优化、政策补贴申领等关键环节,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解决方案,提供个性化、可落地的金融支持。”银川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接下来,银川经开区将着力构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长效机制,加速释放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深化政府、金融机构、专业服务机构、企业间的协同合作,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评估、质押、交易、风险分担等配套机制,推动服务流程标准化、便利化,扩大服务覆盖面,惠及更多中小微科技企业,确保“知产”变资产通道畅通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