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一票联动 多方受益 2025年08月21日  周志翔

“客流量比平时增加40%,外地食客明显多了。”8月17日,在览山公园,打噜鸭店的店员边给顾客打包食物边说道。当晚,览山音乐季第二场演唱会开唱。傍晚6时许,人流逐渐向这里聚集,摊位上各色小吃散发出诱人香味,吸引着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

览山公园连续举行两场演唱会,让银川演出经济热度爆棚。除了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欣赏到明星的现场演出外,现场及周边民生产业同样受益良多,销售业绩增长明显。此外,为接送游客而设置接驳车的商圈客流量和销售额均同比增长。“票根经济”给线下商业带来大量客流,这也是大力发展演出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换个角度看,以民生需求为原点,向周围延伸,打造新空间新热点,挖掘消费潜力仍大有可为。

演出经济消费行为发生在剧场内,但其带来的撬动作用不容小觑。对于消费者来说,票根赋予了消费者额外的价值,让消费者感受到消费的实惠,从而提升了消费意愿。对于商家来说,多方联动有助于拓展客源。当商家参与到“票根经济”体系中,与其他行业的商家合作,为消费者提供跨领域的优惠时,能够吸引更多原本不属于自己目标客户群的消费者,从而推动观众由城市过客转化为消费留客。

要充分发挥一张门票的潜力,需要有关部门积极加以引导和规范。由于各商家的经营理念、目标客户群体、营销方式等存在差异,在对票根的优惠幅度、结算方式、服务标准等方面可能难以达成一致,建议有关部门积极搭建合作平台、构建合作机制,让参与“票根经济”的商家加强沟通与协作,并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和目标客户群体,制定合理的合作方案,实现互利共赢。

以民生为锚,才能让“热度”持续。高质量的演出经济正成为民众获得感的新需求,银川已经做出了成果,重要的是将演出市场常态化、规模化,做好从票务引流到商户补贴等一系列工作,而最终的受益者应是消费者与城市居民。这些举措看似分散发力,实则聚合于民生获得感,从民生需求中寻求点燃城市消费需求的动力。

周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