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一个变字盘活低效闲置资产 2025年08月22日  据《鹤壁日报》

编者按

一方面,楼宇、厂房、物资闲置或低效利用;另一方面,新项目需空间落地,新机构需物资补充……资源紧缺与资产低效闲置并存的问题,不同程度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如何破局?本期“他山之石”以外地盘活低效闲置资产成功案例为借鉴,为银川市进一步盘活闲置资产、促进经济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助力。

一处沉寂多年的低效闲置资产正在上演“变身记”,从无人问津的土地与办公楼,摇身一变成为企业核心办公区,闲置土地“长出”化工能源产业链,沉睡多年的国有资产通过产权交易平台重获新生……

因盘而活,盘而有效。这正是鹤壁市以一个“变”字,通过“破茧、焕新、跃升”三步战略盘活低效闲置资产的缩影。低效闲置资产由“包袱”转变为“财富”,既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又带来经济效益,对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助力常态化“过紧日子”意义重大。

一变破茧 刀刃向内打破“冰封机制”

“云鹤”了解到,闲置资产资源成因复杂,盘活工作千头万绪,体制机制、资金利用、开发成本、审批流程等方方面面的束缚如何打破?为唤醒沉睡资产,鹤壁市都做了哪些探索,取得哪些成效?在一场市级低效国有资产盘活处置的工作部署和专题培训会上,“云鹤”找到了答案。

原来,随着常态化“过紧日子”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鹤壁市统筹各类财政资金、资产、资源,推动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相结合,通过盘活存量带动增量,因地制宜探寻低效闲置资产的盘活路径,同步推动资产管理融入预算管理一体化,夯实资产管理业务根基,既落实了“过紧日子”要求,又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让闲置资产“活”起来。

——摸清资产底数,夯实盘活基础。“云鹤”了解到,鹤壁市先后开展了“清存量、扩体量”国有资产增效等专项行动,聚焦矿产、水利、能源等七类国有资源,实物、股权、特许经营权等五类国有资产,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专项清查,重点对房屋、土地、车辆、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大型仪器、软件、股权、债券、特许经营权等资产使用情况及对外投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资产开展清查,做到不打埋伏、不留死角。

——完善制度保障,打破固有模式。“云鹤”了解到,低效闲置资产盘活,鹤壁市已由原本一个部门的“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刀刃向内打破固有思维,印发了资产盘活政策文件汇编,确定了低效国有资产标准,成立了市级低效国有资产盘活处置工作专班,开辟了盘活资产绿色通道,精简和优化办事流程,持续推动资产盘活工作取得实效。

——形成规范体系,健全长效机制。鹤壁市遵循“全面覆盖、依法合规、探索创新”的原则,分级分类、多渠道多方式开展资产盘活处置,及时总结资产清查盘活工作中的有效措施和经验,通过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和严格有效的监督体系,做到所有国有资产归属明确、产权清晰,切实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实现长效长治。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梳理资产盘活项目38个,实现资产盘活收益超20亿元。通过资产调剂,节省财政建设资金5734万元,节约土地64亩,切实发挥了资产效能,降低了政府运行成本。同时充分发挥公物仓作用,物尽其用、开源节流,市级政府公物仓共借用及调拨资产55批次3800余件,节约财政资金370余万元;处置资产11批次,处置收入1500多万元。

二变焕新 数字赋能重塑“资产基因”

“云鹤”了解到,为了让各单位快速调剂使用资产,实现闲置资产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调剂,市级政府公物仓打造闲置资产管理“一张网”,推动国有资产共享共用、促进资产配置和使用,让传统国有资产匹配新质生产力。

——打破部门壁垒,实现闲置资产“闭环”管理。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鹤壁市立足实际深入贯彻落实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更好服务改革发展大局,持续做大做强政府公物仓,探索形成“资产购置—投入使用—闲置调配—报废拍卖—回收资金—再购置”的良性循环。合理调拨,促进资产循环利用;合法处置,保证财政收入“颗粒归仓”,推动国有资产共享共用、促进资产配置和使用效益显著提升。

——配置“虚拟仓”,壮大资产规模,降低管理成本。“云鹤”注意到,鹤壁市立足资产管理实际,积极探索了“1+N”公物仓运营服务新模式。打造一个实体公物仓,集中存放各单位闲置上缴资产、临时机构资产、公物仓购置资产,搭建N个虚拟公物仓分布在各单位,将移动不便、搬迁易损的单位闲置资产、报废资产委托给单位代管,待资产调剂或处置后,直接交付接收单位或成交人,缓解集中仓储压力,避免二次搬运损坏。

同时,依靠市级政府公物仓管理平台,用数智力量搭建起“线上+线下”“实体+虚拟”的融合管理模式,实现入库资产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有效降低公物仓管理成本。

——推行“赋码管理”,实现资产有效调剂。“云鹤”在位于市财政局院内的实体公物仓看到,仓内资产品类庞杂,大到打印机、微波炉、电脑、桌椅,小到对讲机、手机等物品,都粘贴着二维码,并且在鹤壁市市级政府公物仓管理平台有着详细登记。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事务中心公物仓管理部负责人介绍,公物仓资产循环再利用,有力地支持了鹤壁市主题教育、疫情防控、灾后恢复重建等重点工作的开展,推动实现资产跨部门调剂。

三变跃升 生态重构释放“乘数效应”

让沉睡的资产“动起来”、让沉寂的资源“活起来”、让沉淀的资金“用起来”。鹤壁市结合盘活资产基础条件,以土地、房屋、债权、股权、特许经营权、未来收益权等不同资产资源特点科学分类,形成可动态调整的年度待盘活资产清单,并且持续更新,成熟一个、落实一个,做到“应盘尽盘、能盘尽盘”。

盘活的决心越来越坚定——国有资产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云鹤”注意到,闲置资产盘活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可以持续降低闲置资产存量,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最大限度发挥国有资产效益,更好服务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为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与活力。

盘活的方式越来越多样——牢固树立“大资产”理财管财理念,按照“分类管理、精准施策、优化配置、保值增值”的原则,采取内部挖潜、调剂利用、对外出租、转让等多种举措有效盘活闲置国有资产,加强存量资产优化整合,以实现国有资产的最大化效益。

盘活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有的低效闲置资产引入了新的项目,有的改造成了群众家门口的服务场所,有的进入公物仓流转循环利用……一个个有效举措渐次落地,一项项闲置资产重获生机,财政资金节省下来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提了上去,最大限度发挥应有效益。

“云鹤”注意到,破局而立,向新而生,低效闲置资产盘活的目标不仅是提升资产使用效率,更要让每一份国有资源释放最大民生效益。当经验上升为机制,意味着鹤壁市将有更多闲置低效资产资源被唤醒、被激活、被进行价值再造,为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增量、新亮点、新动能。

(原载于5月22日《鹤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