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红白理事会为婚嫁“减负” 2025年08月27日  肖梦琪 肖梦琪

在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二村,一场“舌尖上的改革”正悄然重塑乡村婚俗。推动这场变革的核心力量,正是该村红白理事会。这支由村干部、老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的队伍,以“家常菜宴席”为抓手,让移风易俗从口号落地为充满烟火气的实践。

过去,村里婚嫁攀比成风,高额彩礼与奢华宴席让不少家庭不堪重负,红白理事会成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敏锐地抓住村民苏秀萍嫁女的契机,主动上门出谋划策。从菜单敲定到流程简化,红白理事会全程参与,推荐羊肉臊子面、凉拌菜等带着乡土味的菜品,劝退多余的烟酒开销,甚至协调邻里下厨帮忙。这场家常菜婚宴,不仅省下数万元开支,更让宾客在朴实滋味中感受到真挚情谊。

婚宴结束后,红白理事会第一时间总结经验,将“家常菜宴席”标准写入村规民约,并挨家挨户宣传,组织村民签订“婚事新办”承诺书,还把苏秀萍的故事编成快板在村头巷尾传唱。遇到思想转不过弯的村民,红白理事会成员就带着“婚宴账本”上门算对比账,用“省下的钱能给小两口添家具、买农机”的实在话,解开大家的心结。

如今,在红白理事会的推动下,“低彩礼、简宴席、重家风”成了村里的新时尚。村民渐渐明白,婚俗的内核是情义而非排场,红白理事会倡导的不仅是省钱,更是对幸福本质的回归。

本报记者 肖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