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两个人心齐,日子肯定能过好。”今年夏天,西夏区青年于洋与李瑾的婚礼上没有金银首饰的堆砌,也没有动辄十几万元的彩礼,有的只是一场简单而温馨的仪式,却因新人的真诚誓言格外动人。在贺兰县,范志明夫妇“零彩礼”嫁女的故事更是传遍乡邻,女儿出嫁时,他们不仅分文未收,还为小两口添置了家电与生活用品,“孩子过得幸福就行”的朴实想法,成了当地群众茶余饭后的暖心话题。如今,这样的“零彩礼、低彩礼”故事在银川持续上演,这种婚恋观念的悄然转变,离不开共青团银川市委以思想引领为基、以服务平台为桥、以实践创新为翼,推动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工作走深走实的不懈努力。
“彩礼本是心意,不该变成负担,于洋小两口婚事简办,日子照样过得有滋有味;范家嫁女一分不收,成了全村榜样……”在西夏区召开的主题宣讲会上,志愿者结合身边案例进行讲解,在场青年频频点头认同。为从根源上破解“彩礼攀比”困局,共青团银川市委构建起立体化思想引领网络,让文明婚恋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
各级团组织通过专题会议、学习研讨等形式,第一时间传达相关政策要求。针对青年群体特点,1553个团支部、2.3万名适龄团员参与“抵制高额彩礼”主题团课,以“案例分析+互动辩论”的形式,剖析彩礼陋习对小家庭的经济压力、对亲情关系的潜在伤害,让“爱情不应被标价”的观念深植青年心中。各级团组织还根据农村青年“因彩礼闹掰”“零彩礼获幸福”的真实故事制作宣传片,用方言对话、情景演绎还原生活场景,成为田间地头、社区广场的“移动宣讲员”。
“本以为‘低彩礼’会让婚礼显得寒酸,没想到共青团银川市委的‘婚恋新风’帮我们把仪式办得既体面又省钱。”刚办完婚礼的青年张磊算起了“幸福账单”。借助“银川青年友好卡”提供的专属优惠,张磊拍摄婚纱照省了钱,租赁婚宴场地也享受了折扣。“这些实实在在的支持,让我们更有底气践行新风俗。”张磊说。
为解除青年“想简办却怕失礼”的顾虑,共青团银川市委联合10余家“青引力合作伙伴”单位,以“银川青年友好卡”为平台,开设“婚恋新风”专属板块,整合婚纱摄影、婚宴布置、婚庆策划等资源,为“零彩礼、低彩礼”新人提供“一站式”优惠服务,让文明办喜事有了实实在在的支撑。
此外,共青团银川市委还在12355青少年服务台设立了婚恋服务热线,安排具有心理咨询和法律实务经验的专业人员值守。“有对情侣因为彩礼数额争执不下,我们帮他们算清‘婚后还贷账’‘育儿成本账’,最后双方达成了共识。”热线专员的话道出了他们的服务价值。同时,依托西部计划志愿者、青年社会组织组建的166支“高额彩礼监督队”活跃在乡镇村社,大家既当宣传员又当调解员,协助基层摸排彩礼情况、化解邻里纠纷,成为婚俗改革的生力军。
集体婚礼更是传播新风的“活教材”。“零彩礼、低彩礼”新人身着简约礼服,在亲友见证下交换信物、许下承诺。“没有奢华排场,但这份简约里藏着对彼此的真心。”参与集体婚礼的新人王媛说。
为扩大文明理念覆盖面,共青团银川市委联合银川市民政局发布了《婚事新办倡议书》,在全市婚姻登记处布设“弘扬婚俗新风”宣传展板,用漫画和流程图解读相关政策、展示模范案例。新人领证时,工作人员会主动引导签订“婚事新办承诺书”,让“简约结婚、幸福生活”的理念从婚姻生活的起点就融入新人心中。
下一步,共青团银川市委将持续拓展“婚恋新风”服务资源,培育更多“零彩礼”典型,并且不断创新宣传载体,助力文明婚恋新风尚在银川枝繁叶茂,为建设更有温度的城市注入青春力量。
本报记者 肖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