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翔
8月26日,银川市住建局公布了7月份的物业巡查通报,此次共约谈88家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有19个小区被列入“黄榜”警示,物业主管部门对相关物业服务企业及责任人扣除相应诚信分值,将影响其今后一段时期在物业招投标当中的评估。
物业服务是一个持续性工作,干得好不好,应该有一个动态的评价标准。设立“红黄榜”晾晒机制,让物业服务公司的优劣一目了然,倒逼“黄榜”企业整改,让企业意识到干好干坏不一样,才能推动服务提质升级,规范物业服务市场秩序,促进物业行业健康发展。
倒逼整改,推动服务提质升级。对于被列入“黄榜”的物业企业而言,这不仅意味着声誉受损,更可能面临业主的质疑和市场的淘汰。如果想继续在行业立足发展,这些企业就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尽快改进服务。从加强人员培训到完善管理制度,从提升环境卫生到强化安全保障,都要认真进行整改,才能直接推动物业服务质量的提升,让业主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物业“红黄榜”晾晒机制是政府加强物业服务监管的重要抓手。通过定期巡查,政府能够及时发现物业企业存在的问题,对违规企业进行警示和约束。这一制度与信用评价体系相结合,对“黄榜”企业的信用分值进行扣减,影响其在物业招投标中的评估,从而形成有效的监管。同时,企业上了“黄榜”,也为行业主管部门提供了明确的监管方向,有助于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规范物业服务市场秩序,促进物业行业健康发展。
引导选择,促进市场优胜劣汰。业主作为消费者,有权选择优质的物业服务。“红黄榜”为业主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选择名单,方便业主做出选择。对于那些长期上“黄榜”、整改不力的物业企业,业主可以通过业主大会等途径行使更换物业企业的权利。这种市场选择机制,将促使物业企业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以赢得业主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实现物业行业的优胜劣汰。
物业“红黄榜”晾晒机制是一项具有创新性和实效性的监管举措。它以公开促规范,以监督促提升,对于提高物业服务质量、保障业主权益、促进物业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然,要让这一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还需要不断完善评价标准、加强监管力度、建立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让物业管理向“服务业主”的本质回归。其意义不仅在于奖优罚劣,更在于通过监管制度,为居民创造更安全、更舒适、更和谐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