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旭(贵州镇远)
一个平常的午后,店里客人不多,我正低头收拾碗筷,忽然听见一个略带腼腆的声音:“叔叔……”抬头一看,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大男孩站在我面前,把一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放在台面上。
他脸上带着一抹羞赧的微笑,说是来还钱的。可我努力回想,却怎么也想不起这件事。
“叔叔,那天放月假,我身上只剩坐车回家的钱,肚子饿得咕咕叫……您给我下了一碗面,还说不要钱。”男孩着急地解释。我仔细打量他:衣着朴素,上唇已冒出些淡黑的髭须,像个从乡下来城里读书的高中生。
男孩一脸真诚,可我实在记不清了。我在这个公交站旁开了三年小店,每逢周五,总有不少在附近学校就读的乡下学生,聚集在门口等车,也常有学生来吃粉、买饼,偶尔也有孩子红着脸来借几块钱急用。这些学生娃都挺懂事,会主动掏出身份证留下电话号码。虽然我和妻子经营不易,但遇上这样的情况,也愿意帮一把,假装记下信息,而他们大多言而有信,未曾让人失望。因此,当这个男孩说一个多月前欠了我一碗面钱时,我这不太灵光的脑袋,真是一片空白。
“叔叔,欠您的钱我一直记着,今天是特地来还的。”男孩一边说,一边解开塑料袋,“这是我昨天上山摘的八月瓜,皮已经裂开了,送给您尝尝……”
十几个青褐色的野果,如小孩拳头般大小,呈现在我眼前。呵,是八月瓜!顿时,“八月瓜,九月炸,十月摘来哄娃娃……”儿时哼唱着童谣上山摘瓜的情景,从记忆深处涌上心头。 “好吧,八月瓜我收下了,”面对男孩清澈的眼神,我不再拒绝,“那碗面,本就是我请你的。”
男孩高高兴兴地走了。
我将这些瓜分给店里的食客尝尝,自己也剥开一个。顿时,一缕诱人的清香扑鼻而来,瓜瓤白如凝脂,入口滑腻香甜,心中渐渐涌起一股暖流。
当一碗面的善意,激起清澈的回响,翻越山野,化作清香的果实归来,我突然悟到:或许这世间最珍贵的从来不是计较与索取,而是善意的循环与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