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先后提出,“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加快培育壮大服务消费、新型消费等新增长点”。这意味着服务消费将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政策发力的重点。供需双向奔赴、政策升级助力,服务消费潜力有望加速释放。
服务型消费是扩大消费的新引擎。根据《经济日报》报道,从服务型消费水平看,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服务型消费水平将超过1.8万元。从服务型消费占比看,到2025年,我国服务型消费占比约为52%,2030年约为55%至60%,到2035年大体稳定在65%左右。今年年初,新疆农村电商就呈现出“服务型消费反超”的特征,成为农村电商发展的新亮点。
那么,服务消费与服务型消费品的发展,在国内有着怎样的具体表现呢?
多个领域持续发力
根据《人民日报》报道,民政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
除了游购娱这类的服务消费,医疗、养老、教育等也都成为服务消费的重点发展领域,产生了很多创新类的服务型消费品。据报道,该项补贴的补贴资金将通过“民政通”APP以电子消费券的形式按自然月发放,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在购买养老服务时可在消费券额度内按比例抵扣相关费用。
根据当地媒体报道,8月20日,保定市首笔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落地涞水县中医院,发放金额为1000万元。
据了解,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在2025年5月9日设立的一项专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额度为5000亿元,年利率1.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最长使用期限不超过3年,旨在激励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推动相关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服务消费领域吸引外资
根据央视财经报道,不久前全球开园规模最大的乐高乐园在上海金山区正式开园,该乐园拥有8大主题区,其中“悟空小侠”主题区全球首发,体现出世界IP对中国市场的深度重视与本土化努力。同样是在今年,投资达28亿元的“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也已落址上海,预计2027年开门迎客。
主题公园能带动周边交通、酒店和商业等基础设施升级和拉动就业,形成“主题公园经济聚集区”。因此,包括主题公园在内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也被纳入中国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研究报告显示,主题公园的消费拉动系数约为1:18.8,即主题公园每收入1元可带来18.8元的综合消费。
服务消费考验地方综合实力
根据《经济日报》报道,今年我国暑期文旅市场火爆,反映出服务消费加速升级。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占比达46.1%,贡献率63%,精神文化类服务零售保持两位数增长。
对此,《经济日报》发文指出,把服务消费的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的强劲动能,需要多方面发力。在消费服务发展的政策着力点,应更多放在引导资源投向提升服务能力、优化消费环境、创新服务场景等长期价值创造上,而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
同时,持续深化服务业领域的“放管服”改革,破除制约新服务模式、新消费场景发展的各种显性和隐性壁垒。在养老、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关注度高、公益性强的领域,探索更有效的政府与市场合作模式,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同时,激发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服务的积极性。
2025年7月底,山东省青岛市出台了《关于加强服务消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聚焦服务消费领域人才集聚、培养、评价、激励等环节,为服务消费人才搭建起成长的阶梯、发展的舞台,促进了青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皇甫世俊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