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翔
“外出务工收入不稳定,还难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现在在家门口干活,不仅收入稳定,还能用自己的双手让村子变得更美,大家都干劲十足。”9月1日,在金凤区丰登镇土地整理以工代赈项目开工仪式上,新丰村村民孙彦保高兴地说。作为金凤区首个以工代赈项目,丰登镇土地整理项目总投资814.53万元,聚焦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
能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对村民来说再理想不过。以工代赈通过公共工程建设创造临时性就业岗位,吸纳有意愿的村民参与劳动,获得报酬。获得当期收入的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技能,而且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将个体救助与社会建设结合,既回应了短期生存需求,又推动了农村地区长期经济发展,实现短期促就业与长期增效的统一。
以工代赈是激活内需与稳定就业的有效手段。以工代赈项目聚焦基础设施项目,既能直接创造短期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又能改善区域发展条件,为长期经济增长奠定基础。相比于现金援助,以工代赈提供平台让受助群体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同时,让参与者增强通过劳动创造价值的意识,这对乡村其他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
以工代赈兼具技能提升功能。参与者在实践中可以学习建筑技术、项目管理等实用技能,部分项目还提供培训机会,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此次金凤区丰登镇土地整理项目,预计可带动群众务工300余人,组织技能培训200余人次,发放劳务报酬300余万元,实现人均增收约1万元。这种“造血式”救助比“输血式”救济更有利于打破贫困循环,为受助者从临时就业转向稳定职工创造条件。
带动地方长期发展。土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生产条件,以工代赈项目通常聚焦于交通、水利、生态、乡村建设等基础设施领域,修复或提升社会生产条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就业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区域长期经济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实现短期救急与长期增效的统一。丰登镇此项目不仅包括对撂荒土地进行复耕,完工后能增加150多亩田地,还将修复两条农渠、修建两条农田道路。这将带动当地农业生产、旅游观光等产业进一步发展。用好用实项目政策带来多重发展红利,这是以工代赈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