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哭不哭,老师带你拼一个大大的城堡,好不好……”开学第一周,幼儿园的孩子们哇哇大哭,银川市第七幼儿园老师商慧蹲下来安抚幼儿情绪,不一会儿,孩子就把“想妈妈”的烦恼抛之脑后,高高兴兴地开始玩玩具了。
“老师辛苦了,送孩子到幼儿园时孩子歇斯底里地哭,我还犹豫要不要提前接回家。没想到在老师的引导下,一个班二十几个孩子很快就能被安抚好,乖乖坐着吃饭、上课,老师可真厉害!”看到家长群里的反馈,商慧打心底里高兴。
2018年,因为喜欢孩子,商慧应聘到银川市第七幼儿园,成为一名非在编教师。“孩子们的世界总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能够陪伴并守护这样的童真,我感到特别幸福和值得。”商慧说。
进入幼儿园后,商慧进步很快,岗位也从最初的保育岗变成后来的副班老师。经过几年的锻炼,商慧认为自己可以胜任主班老师的工作,独立带一个班,2023年,24岁的她如愿成为主班老师。
然而,刚开学商慧就被家长浇了一盆冷水:“这么年轻,能管住孩子吗?”这句话让商慧产生了自我怀疑。
工作的疲惫与家长的质疑交织,商慧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要不别干了。”可每当孩子们跑来问好、抱抱她的时候,那些温暖瞬间又让商慧舍不得离开。经过一段时间的纠结,商慧选择用行动证明自己。她更加细心地观察每个孩子,记录日常表现,主动与家长沟通,渐渐地家长也认可了这个年轻的老师。现在商慧每天都与家长及时沟通,反馈孩子当天在幼儿园的情况,同时经常建议家长在家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幼儿乐意来幼儿园。
别看商慧年纪小,在教学中她的“金点子”可多着呢。商慧擅长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例如在“邂逅萝卜”课程中,商慧发现几个孩子好奇“萝卜能不能拔出来”,商慧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带着大家去幼儿园的园子里亲手拔萝卜。随后还带着孩子们一起观察和品尝不同的萝卜,直观了解萝卜的特点。接着延伸出系列活动:用萝卜叶做扎染,设计“萝卜蹲”游戏。整个过程中,商慧不是单向传授,而是与孩子共同探索,“玩着学”的过程中,课程也随孩子的兴趣灵活调整。
“我始终相信,在对待孩子方面,用心和责任是第一位的。”商慧说,未来,她会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成为孩子喜爱、家长信任的老师。
本报记者 李姝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