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非遗花馍 2025年09月10日  王敏

在银川繁华的街头,有一家不起眼却充满温度的花馍店。推开店门,麦香与果蔬的清甜扑面而来,展架上栩栩如生的龙凤呈祥、憨态可掬的百福宝宝、典雅别致的乔迁之喜等花馍作品,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故事。这家店的主人闫莉,是一位从西吉大山走出的95后姑娘,她用双手捏出了自己的创业梦想,也让有着数百年历史的非遗花馍,在西北土地上生根发芽。“花馍不只是食物,更是中国人表达情感的载体,我想让更多人知道这份传统的美好。”闫莉说。

从自媒体到花馍匠人

2021年,闫莉为了给刚满百天的宝宝准备庆生礼物,她跑遍了银川的大街小巷想要购买花馍,却失望地发现这座西北城市竟没有一家专业花馍店。“那会儿我做自媒体,正好了解到花馍是非遗项目。”闫莉回忆道,“银川没有,市场空白,又符合健康养生的潮流,我就有了创业的念头。”

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出生于宁夏西吉县的闫莉,从小看着母亲和乡亲们制作各种面食,对面食有着天然的亲切感。虽然因为家境原因只读了专科,学的是会展专业,但她先后从事过婚礼策划、自媒体运营等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营销经验。“生孩子后想更自由地安排时间,就想自己创业。花馍店投资小、风险低,又是非遗项目,正好契合我的需求。”

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闫莉辞职远赴山东,在一家老字号花馍店学习。“学造型只用了三四天,最难的是醒发工艺。”她解释道,“温度、湿度都要精确控制,才能做出‘水光肌’的效果。”学成归来后,她在银川开了第一家专业花馍店,起初担心接受度不高,还特意准备了许多宣传材料。没想到开业第一个月订单就爆满,“大家对花馍的喜爱超出了我的想象,老顾客还会不断介绍新客人来。”闫莉说。

牛奶和面 果蔬调色

在闫莉的工作室里,没有添加剂和色素,取而代之的是新鲜的菠菜、南瓜、紫薯等果蔬原料。“我们的花馍就是用牛奶、椰油、面粉和果蔬汁做的,”她一边揉面一边介绍,“五得利八星面粉保证口感,纯牛奶和面增加奶香,椰油替代传统油脂更健康,所有颜色都来自天然果蔬。”

这套健康配方是闫莉经过多次试验渐渐摸索出来的。她拿起一个金色的鲤鱼造型花馍说:“黄色来自老南瓜,蒸熟后打成泥和面;绿色是菠菜汁加少许碱固色;红色来自红曲米,紫色来自紫甘蓝……”每个颜色都有对应的天然原料,不仅安全健康,还带着果蔬的清香。

与传统馒头相比,闫莉的花馍在配方和工艺上都有创新。“普通馒头用清水和面,我们用纯牛奶,蛋白质含量更高,口感更绵软;用椰油代替传统食用油,带有天然椰香还不腻口。”她特别注重控糖工艺,“现在消费者都讲究低糖健康,所以我们的花馍含糖量也比传统配方减少了30%,来满足顾客的需求。”

这些创新让花馍从“好看不好吃”的观赏品变成了老少咸宜的健康美食。很多前来购买的顾客反馈说:“比蛋糕好吃,不甜不腻,孩子老人都喜欢。”有位老年顾客每周都来买,说是“找到了小时候的味道,又比那时更精致健康”。

款式创新 花馍有了多元表达

在闫莉的巧手下,花馍早已突破传统祝寿的单一场景,开发出了许多新品:“刚开始好多顾客只知道祝寿用花馍,我就不断开发新品,现在有订婚结婚、宝宝百天、乔迁新居、节日礼品等十大系列上百种款式。”

她拿起一个精致的“喜鹊登梅”造型花馍介绍:“这是订婚系列的新品,喜鹊象征喜庆,梅花代表坚贞,用红菜根调出粉红色,寓意爱情甜蜜。”旁边摆放的“乔迁之喜”系列则以宅院、元宝、福袋为造型,表达安居乐业的美好祝愿。

“每个节日我们都会推出限定款,中秋有月兔捣药造型,端午有龙舟香囊款式,春节更是推出‘年年有余·福寿安康’等礼盒套装。”这些创新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选择花馍作为节日礼品和庆典用品。一位在店里定制了考研成功主题花馍的顾客说道:“这比蛋糕更有意义,上面捏了书本和学士帽造型,寓意非常好。”还有新婚夫妇选择花馍作为回礼:“既特别又健康,宾客们都夸有创意。”

在闫莉的店里,花馍不再只是一种食物,每个花馍都承载着制作者的匠心与情感,讲述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故事。

本报记者 王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