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淼 刘勇)“原来被同学起外号不是开玩笑,而是校园欺凌!”在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五里水乡社区联合金凤区第十七小学开展的主题活动上,三年级学生李紫妍的一番话,道出了不少孩子的心声。为帮未成年人认清校园欺凌、学会自我保护,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近日,五里水乡社区携手金凤区第十七小学,开展“法护成长,向校园欺凌勇敢说‘不’”主题教育活动,特别邀请社区法律顾问樊律师、社区民警王警官现场授课,内容实用又易懂。
“大家觉得,只有打架才算校园欺凌吗?”讲座一开始,樊律师就用提问引发学生思考。他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核心,结合漫画和真实案例,清晰界定了校园欺凌的范畴:不只是肢体冲突,起侮辱性绰号、故意排挤同学、在网上造谣传谣,这些隐性行为同样是校园欺凌。
随后,樊律师从家庭环境、同伴影响、情绪管理等角度,分析了校园欺凌的成因,让学生们明白“施暴者可能也需要帮助,而受害者更要勇敢站出来”。他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条款,详细讲解了校园欺凌的危害,让法律意识深深扎根在孩子们心中。
互动环节里,孩子们提问格外积极:“被同学造谣怎么办?”“看到别人被欺负要不要管?”王警官一一耐心解答,还反复叮嘱大家:“一定要记住,不做施暴者、不做旁观者,先做好自我保护者!”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以后再遇到校园欺凌,我肯定会勇敢地告诉老师,也会提醒身边的同学保护好自己。”
“这次活动把法律知识和实用技巧结合起来,既让孩子认清了校园欺凌,又教会了他们怎么保护自己。”五里水乡社区党委书记陈小红表示,接下来社区会持续关注未成年人成长,多开展普法教育、心理疏导等活动,为辖区学生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成长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