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这本宅基地不动产权证,我心里很踏实,这个房子真正属于我个人了。”捧着宅基地不动产权证书这个“红本本”,金凤区丰登镇和丰村村民贾彦军高兴得合不拢嘴。今年以来,银川市自然资源局已先后为兴庆区大塘南村、金凤区和丰村、西夏区昊苑村、富宁村、泾华村等700余户村民颁发了宅基地不动产权证书,超前完成2025年民生“十心”实事任务。
宅基地不动产权证是确认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定凭证。它以法律文件的形式,明确界定了宅基地的归属、面积、四至范围等关键信息,为农民对宅基地的合法使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给他们吃下了定心丸,农民的权益有了法律保障,发展起来才更有劲头。
法律层面保障农民宅基地及房屋合法身份。在以往,由于缺乏明确的产权界定,农村宅基地纠纷频发,而宅基地不动产权证的出现给宅基地划定了清晰的“法律红线”,使每一块宅基地都有了明确的主人,有效减少了因产权模糊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
宅基地不动产权证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开辟了新途径。拥有不动产权证后,农民可以依法对宅基地进行合理的流转,如出租、入股等,将闲置的宅基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同时,不动产权证也为宅基地的抵押融资提供了可能,农民能够凭借此证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资金难题,为农村创业和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宅基地不动产权证是重要的基础数据来源。通过确权登记发证,政府能够全面掌握农村宅基地的分布、使用状况等信息,为科学制定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安排农村建设布局提供准确依据。这有助于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避免土地的浪费和乱占滥用现象,推动农村建设有序进行。
宅基地不动产权证是推进农村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它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使农村宅基地与城市国有土地在产权层面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和权益保障,为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创造了条件。
周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