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秋的银川,草木大多已褪去绿装,却有一种别样的热闹在枝头绽放——西府海棠、沙棘、金银木等用它们饱满的果实点缀着日渐萧瑟的季节。这些色彩鲜艳的“红果果”,是许多鸟儿越冬的重要食物来源。
“银川平原地区观果植物种类丰富,并且分布广泛。”宁夏林业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强介绍,从每年的深秋至次年的初春,鸟类大量取食浆果、核果等肉质果实,这些天然食源帮助它们度过寒冷的季节。
蔷薇科 鸟儿的能量补给站
在银川越冬鸟儿的食谱中,蔷薇科植物占据着重要地位。朱强指着亲水大街两旁的树木介绍:“西府海棠因为味道酸甜,很受鸟儿的青睐。”
西府海棠是蔷薇科苹果属植物,是一种小乔木,高度可达2.5米至5米。它的果实叫海棠果,大小和山楂差不多。“这些海棠果味道酸甜可口,特别受各类鸟儿的喜爱。”朱强说,海棠果不仅是鸟类的美食,也有人用它来做蜜饯,或是和青刺果叶、车前草一同煨服,能起到消炎、清凉、解毒的作用。
与西府海棠同样受欢迎的还有欧李。朱强介绍,欧李是蔷薇科李属的落叶灌木,高1米到1.5米,有着灰褐色的树皮。“欧李还有个名字叫‘钙果’,因为它的果实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朱强补充道,欧李的花凋谢之后,会长出球形的小果子,像一颗颗小樱桃,有红色、黄色、紫色等颜色,味道酸甜可口。
朱强说,无论是西府海棠还是欧李,它们的果实都是鸟儿重要的食物来源。
忍冬科 冬季的持久粮仓
忍冬科植物可能不如蔷薇科植物为人所熟知,但却是鸟类冬季食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金银木的果子是暗红色的小圆果,除了是鸟儿的美食外,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朱强介绍,金银木又叫金银忍冬,是忍冬科忍冬属的落叶灌木。它的叶片呈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花刚开时是白色,快凋谢时变成黄色,先后对应着银色和金色,这也是金银木名字的来历。
说到忍冬科,另一种不得不提的植物是接骨木。接骨木也属于落叶灌木,可高达4米,它的果实大多数是红色的,极少部分是蓝黑紫色。接骨木有祛风利湿、活血止血的作用,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民间药方中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与蔷薇科果实不同,忍冬科的果实大多有些酸涩。朱强观察发现,尽管如此,许多鸟类仍然青睐这些果实,尤其是在食物稀缺的深冬时节,这些挂在枝头无人采摘的果实就成了鸟儿的“持久粮仓”。
胡颓子科 药食同源的双重价值
在银川鸟儿爱吃的果子中,沙枣果和沙棘果不仅是食物,还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材。
朱强介绍:“沙枣是胡颓子科胡颓子属的植物,属于落叶乔木,高5米到10米。叶子比较小,叶柄纤细,叶片上面是绿色,下面是灰白色。”沙枣的花是银白色的,开花时会有特别好闻的香气。沙枣的果实为椭圆形,外表银白色,果肉乳白色。
朱强补充道:“沙枣的果子没有那么酸甜多汁,吃起来沙沙的,刚入口时可能会不习惯,但是回味无穷。”沙枣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朱强解释说:“沙枣的果实有健脾止泻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等症状。”
与沙枣同属于胡颓子科的还有沙棘。沙棘的果实呈球形或者扁球形,许多颗聚成一串一串的,味道有些酸涩。“《中华食疗本草》中记载,沙棘果味酸、涩,性温,可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朱强说,沙棘果营养丰富,还可以加工成果汁、果酒、果脯等。
植物与鸟类的共生关系
这些观果植物与鸟类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共生关系。
对此,宁夏观鸟协会秘书长李志军解释说:“鸟类取食植物的果实,同时也在帮助植物传播种子,这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
深秋至初冬,是许多植物果实成熟的季节,也是候鸟迁徙和留鸟准备越冬的关键时期。
李志军介绍说,比如在银川,常见的文须雀就是这些果实的常客之一。文须雀是小型鸟类,体长15厘米至18厘米,嘴黄色、直而尖,脚黑色。“文须雀的食物主要为昆虫、蜘蛛、草籽等。作为宁夏留鸟的一种,即使是冬季大雪,芦苇丛中也会发现它们的身影。”
除了留鸟,像红嘴鸥等许多候鸟如今也已陆续抵达银川。“近几年随着气候变化,宁夏水草丰茂、鱼虾众多,一部分红嘴鸥会留在宁夏的河流、湖泊或湿地过冬,成为‘留鸟’。”李志军强调,这种植物与鸟类的默契关系是自然长期演化的结果,也体现了生物的多样性。
“这些植物不仅为鸟类提供食物,也成为银川深秋初冬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大多数花朵已经凋谢,这些果实以它们自己的方式延续着生命的活力,并告诉人们,即使在最寒冷的季节,生命依然能找到延续的方式。”朱强说。
本报记者 王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