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实施“三项工程”新建多个体育场所
我市全力开创体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版次:4 来源:银川日报 2023年02月14日
记者2月13日从银川市体育局获悉,2023年,市体育局将围绕“体育强市健康银川”目标,以建设黄河流域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为引领,实施“三项工程”,新建多个体育场所,为银川建设先行区示范市、创新发展引领市团结奋斗。
去年以来我市体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据介绍,去年以来,我市全民健身模范市创建基础不断夯实,举办全国群众健身登山大会、全国“全民健身日”主题示范活动等群体活动20场次,直接参与群众超3万人,辐射带动20万人。同时,青少年竞技体育发展优势更加明显,筹办青少年锦标赛27项,约6600名青少年参加,银川竞技体育的人才支撑不断强化,在2022年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2022年全国射击锦标赛中摘得3枚金牌,1名运动员增补进入国家训练营集训,有望出战2024年巴黎奥运会。
在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方面,去年我市累计投资2976.47万元加快体育基础设施更新完善,推动银川金凤区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以公建民营方式运营,一次性向财政上缴租金396万元,为体育场馆运营改革积累了经验。依托银川市体育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推动15家体育社会组织与52所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合作,累计开展各类培训2000多场次,服务学生近10万人次。支持体育教培机构有序规范发展,涵盖足球、篮球、羽毛球等30多个项目和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230家,参与培训青少年超3万人,年产值超1000万元。冰雪产业蔚然成形,全市15个室内外滑雪场、滑冰场累计接待游客10万人次,总收入2000余万元。2022年银川居民人均体育消费预计达到1165.96元,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推进“三项工程”积极争创示范城市
为了推进全市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2023年市体育局将重点在“三项工程”“四类项目”上持续发力,努力提升市民的体育获得感和幸福感。
实施全民健身“悦心工程”,努力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具体包括做强贺兰山全国登山赛、全国名校赛艇邀请赛、中国保龄球巡回赛等“国字号”赛事,办好足球、自行车、羽毛球沿黄城市活动,打造马拉松、登山、龙舟、赛艇、健步5个自治区A级品牌。加强科学健身指导,社会体育指导员结对覆盖10万人以上,并与市卫生健康委联合,继续培养运动康复师50人,建设5个全民健身“益”站。打造50公里健身长廊,弘扬“运动促进健康理念”。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十项体育惠民工程,提升场地设施普惠、赛事活动供给、公共服务保障,力争在黄河流域各省会(首府)城市中走在前列,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实施竞技体育“培根工程”,努力实现培养“10个全国冠军,培育100名优秀体育教练,培养1000名青少年体育精英人才,培训100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引导100万市民健身锻炼”十百千万目标,不断提升公共体育服务品质,推动全民健身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实施体育产业“赋能工程”,积极争创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继续办好冰龙舟、冰雪运动会等冰雪赛事,引进和培育新品牌,带动市内冰雪场所进一步发展,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冰雪场地,不断壮大冰雪产业。深入挖掘体育资源价值,大力发展“体育+”,体教融合进一步推动体育项目进校园,壮大青少年体育消费群体;体医融合推动运动康复从体育机构向社区延伸;体旅融合重点打造户外运动休闲营地,培养市民户外运动消费习惯。
新建多个体育场所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
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新建一批体育场所,让群众健身更加方便。包括在城南七十二连湖新建1座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包括羽毛球馆、篮球馆、游泳馆、健身房等在内的专业化、高品质场馆,补齐城南缺少专业化体育场馆的短板,满足周边群众健身需求。推进建设七十二连湖社会足球场、紫园三区小广场、海棠公园多功能球场、银川体育馆南侧网球场、贺兰山体育场轮滑冰球场等8处运动场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锻炼需求。
在打造健身步道方面,市体育局还将在唐徕渠边、华雁湖北侧、悦海宾馆等地新建15公里健身步道,逐步实现特色公园、景观水系与休闲步道互连互通,推动贺兰山体育场、银川体育馆、湖滨体育场等大型公共体育场馆老旧设施改造,购置储物柜等便民设施,更换地胶、灯光等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吸引企业入驻,逐步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
本报记者吴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