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凉粉,朴实的美味
版次:6 来源:银川日报 2023年02月16日
小米凉粉。
说起小米,大部分人对它的第一印象是小米粥,浓稠香糯,喝下去胃里特别舒服。其实小米不光能做粥,还能做成小米凉粉,清爽又养胃。
凉粉,小米的另类吃法
小米作为一种比较抗旱的粮食作物,是西北人餐桌上重要的食物,很多人的成长经历都离不开那金黄色的小颗粒,它见证着人们平凡朴实的生活。
老家在内蒙古的丁健成来到银川已经十几年了,如今在一家饭店当厨师。因为这份工作,他品尝过天南地北的不少美味,但心中的美食始终有一道家乡的小米凉粉。“过去的老人说,小孩刚出生没有奶吃,用小米粥是可以养活的,可见小米非常有营养。”丁健成说,小米谷香味浓,营养价值高,即便是在各种食物层出不穷的今天,依然是烹制美食很好的材料。不过,小米最好的烹制方法,还得从传统中寻找灵感,毕竟在漫长的饮食文化发展过程中,人们已经为小米贡献了不少智慧。
小米凉粉在陕西榆林和内蒙古部分地区都很受欢迎。过去,它是农村人在夏天经常食用的美食,如今早已变成颇具地方特色的小吃了。“它就像咱们这边吃的凉皮一样,一整张晾在一个箅子上,吃的时候切成一条一条的,放到碗里,拌上料汁就行了。”丁健成说,小米本身就有浓浓的谷香味,做成凉粉劲道爽滑,有了醋、蒜、油泼辣子等调料锦上添花,“那真是把人香的,几口就能‘吸溜’完一大碗。”
搅拌出的好口感
小米凉粉里不是只有小米,还有绿豆,这是做凉粉的关键。“绿豆本身含有大量淀粉,在加热后容易糊化,可以做凉粉。过去的人就是用绿豆当淀粉,当然,现在也可以直接购买绿豆淀粉或者其他淀粉用。”在丁健成记忆中,老家农村做小米淀粉,是用一个带水的石磨,将小米和绿豆磨成糊,再进一步加工成凉粉。如今这一切还是同样的工序,但操作简便多了。
首先小米清洗干净后,加入清水浸泡三四个小时,泡到用手轻轻捏一下就碎了的程度是最好的。然后控干水分,倒入破壁机,加入清水,搅打成细腻的米浆,清水的量最好超过小米1厘米~2厘米。然后在米浆中加入淀粉,淀粉的量是小米的一半就可以,将淀粉与米浆搅拌均匀,“这一步很重要,最好搅完用细一点的筛子筛几下,这样做出来的凉粉更细腻,没有大块的疙瘩。”丁健成说,搅好的米糊用筷子挑起来,有均匀的流线落下就可以了。接着另起锅,锅里加水,大火烧开,转小火,再加入刚才搅拌好的米糊。这一步一定要边搅拌边倒,都倒入锅中还是得用勺子不停搅拌,直到米糊变得透明,并且起大泡泡为止。“做小米凉粉,别的步骤都可以简化,就是搅拌不行,凉粉好不好吃,就看你搅得好不好。”
蒿籽,凉粉成型的关键
米糊煮熟之前,还差一步才能变成凉粉,就是加蒿籽。“蒿有一种特殊的香气,遇水会具有粘性,能让凉粉更快凝固,而且有弹性。”丁健成解释,一锅小米凉粉的功败垂成,就看撒蒿籽的技术。蒿籽不能太多,否则凉粉僵硬,若是少了又太稀了。加蒿籽时不能着急也不能慢,分次撒进,使劲搅拌。
等到蒿籽颜色变黄时就熟了。此时的米糊已经很浓稠了,关火后把它抹在用高粱杆做的圆箅子上。“热腾腾的米糊往箅子上一放,已经能闻到一股浓浓的小米香味了。”丁健成说,先在箅子上薄薄地抹一层,晾凉后再抹一层,一直到有一根指头的厚度为止。“这时候基本有六七层了。”
现在好多人做小米凉粉都改良了,有的像做其他凉粉那样,找个容器,把米糊倒进去,自然晾凉,再切成块或者切成条吃,虽然味道都不错,但丁健成还是喜欢箅子做出来的小米凉粉,“看着那么大一整张金黄色,心里就特别高兴。”
一勺料汁让味道更美
一般家里做小米凉粉,用酱油、醋、蒜末、辣椒油等调料做成料汁,浇在凉粉上拌一拌就可以吃了。丁健成在多年厨艺的基础上,将料汁做了更精细的改良,使它更能迎合现代人对味道的要求。
他介绍,先准备西红柿,在上面切一个十字口,热水烫一下,十字口的皮就卷起来了,很容易剥下来。西红柿皮剥好后,切碎放入碗里,加入蒜泥、小米椒、葱花以及辣椒面。起锅把油烧到七成热,泼在这些小料上。油温会把小料的香味最大程度激发出来。然后加水,开大火熬制,这个时间不用太长,半分钟足够了。熬好后就该调味了,醋、酱油、香油、鸡精、盐、白糖挨个加入,最后不要忘了来一大勺辣椒油,再撒一把芝麻。
想让菜品更精致,除了料汁,也少不了一些配菜。“黄瓜、胡萝卜等常见配菜食材切成丝就行,就想一般做凉皮那样,将配菜铺在底下,放上切好的小米凉粉,最后浇一勺料汁,这味道就完美了。”
本报记者李尚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