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网络全覆盖 集团化办学100%

金凤区: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

版次:3 来源:银川日报    2023年02月24日

一个老师能同时收到所有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测评,一个课堂的教学资源能与另一地的课堂共享……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这样的场景在金凤区变得触手可及。这是金凤区不断推进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释放出的强音。

互联网+教育 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在金凤区第四十小学录播教室,老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实现了同时与每位同学互动。老师通过多媒体设备为每一位同学发送题目和测评,孩子们收到题目和测评后及时在智慧平板上作答,老师第一时间就能收集到所有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反馈。

该校教师于倩说:“上课过程中,通过使用智慧平板,我们体验到了截图推送、拍照上传、教师传屏等功能,我可以收集到所有学生的做题反馈,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传统课堂的填鸭式被动灌输,变为有的放矢的精准教学,于倩觉得上起课来越发有劲,孩子们也格外兴奋。

除了收集学生做题反馈情况,利用多媒体设备还能从屏幕上看到另一间教室的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教师资源依托互联网+教育实现了共享。金凤区第四十小学校长杨亚青说:“互联网+教育不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智慧平板落地常规课堂,学生们不用再排队等待智慧教室,在日常教学中也可以用智慧平板上课,农村孩子也可以和我们同上一堂课,既能开阔眼界,又能活跃思维,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互联网+教育 让课堂更加有趣

在金凤区第十六小学的数字书法教室中,另一种互联网+教育的智慧,正让书法课变得生动有趣。孩子们利用交互式数字临摹台中的数字书法资源库,自主选择书法作品进行描摹,还能同书法大师、专家、书法老师、学生开展交流互动,实现一对一教学和指导。

该校学生张珺熙兴奋地说:“老师会根据我们上课的需求,实时推送一些名家书法资源,有电子字帖、数字书法临摹台,我觉得特别有趣,学习书法不再那么枯燥了。”

金凤区第四十小学的智慧平板和金凤区第十六小学的数字书法教室,是金凤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的一个缩影。随着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步入深水区,教师从重复性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能力培养、学生人格塑造等工作,让传统教育通过互联网+教育破局前行。深耕互联网+教育多年的金凤区第十六小学校长陈革英感慨道:“互联网+教育实现了新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对教师通过‘教培研’三位一体的培养机制,帮助新教师胜任工作,成熟老师再上一个新台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互联网+教育 让“六化”逐步成为现实

目前,金凤区辖区所有学校实现了100%的班级有网络覆盖,100%的教室配备有互动触控一体机,100%的学校建有直播录播教室和在线互动课堂,“一托二”的教学场景成为常态,所有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均形成了集团化办学,优质教育资源得以最大化辐射。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使课堂教学智慧化、综合数据可视化、现代学校建设体系化、优质资源共享化、教育管理信息化和运维服务体系化逐步成为现实。

金凤区教育党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张学兵说:“2023年,金凤区将全力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紧抓首府核心区和互联网+教育建设的既有优势,构建‘一体两翼三着力’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依托国家—省—县区一体化平台,全力推动教育数字化变革,高标准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试点校’和‘金凤区数字化转型升级样板校’建设,打造虚实融合的数字孪生学校,以数字技术赋能金凤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陈玲

作者: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