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通银厦:布局新材料 激发新活力
版次:1 来源:银川日报 2023年04月05日
工业蓝宝石是现代工业重要基础材料,随着5G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业蓝宝石已成为新材料领域的又一匹“黑马”。在消费电子市场,工业蓝宝石凭借其在透红外线和抗划伤等方面的突出优势,被应用在手机摄像头、智能手表屏幕等终端,同时也被应用于卫星空间技术、高强度激光窗口材料上。在银川经开区,以宁夏天通银厦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通银厦”)为代表的工业蓝宝石生产企业正逐步向规模化和集群化方向迈进。
蓝宝石产业链日渐强大
在天通银厦的晶体加工车间内,记者看到各个设备正忙碌运转,员工们正熟练地进行着掏棒、切断、磨削、开方等工序。目前该公司在蓝宝石材料产业总投资约40亿元,可实现蓝宝石晶体综合年产能4700吨、蓝宝石晶棒年产能超过5400万毫米、蓝宝石衬底片年产能960万片的产业规模,可提供超过1000个就业岗位。
作为一家主要从事高品质蓝宝石材料及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企业,天通银厦于2014年7月落户银川经开区,先后实施了四期项目,通过补短板、强链条,进一步打通企业从前端晶体生长到后端超精密加工的全产业链布局,建立了标准化生产线,是园区掌握半导体核心技术及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
落户银川经开区9年,天通银厦已掌握了大尺寸蓝宝石生长工艺技术和切磨抛技术,并形成了100kg~400kg级蓝宝石晶体的量产技术,对大尺寸晶体多线切割、双面研磨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已掌握6英寸以上晶片的加工能力,获得自主研发和创新技术多达30余项。
“为进一步扩大蓝宝石市场份额,提高产品附加值,公司于2022年3月启动了四期项目建设,该项目总占地约185亩,总投资超过17亿元,预计于2023年9月投产,达产后可在蓝宝石晶体原来产能的基础上年新增2700吨。”天通银厦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一年,公司会继续做好企业创新和技术提升工作,围绕现有产业链继续补强和壮大,同时紧盯市场,加快更大公斤级的高品质蓝宝石晶体开发和量产,以应对智能穿戴市场、MicroLED、UVLED、特殊窗口等专业市场需求。
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实行科技项目“揭榜挂帅”是企业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的强劲举措。去年,天通银厦“掺钛蓝宝石晶体生长技术”难题以“揭榜挂帅”的形式对外发榜,同济大学揭榜,双方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未来三年将联合展开技术攻关,加速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
据悉,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商用的掺钛蓝宝石晶体采用热交换法生长,存在尺寸偏小、钛离子浓度低、浓度均匀性不足等问题。而该材料是国家发展激光产业必不可少的关键基础材料,但当前国内大口径的产品受制于欧美,因此开展大口径、高均匀性的掺钛蓝宝石晶体材料制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实现产业化生产尤为迫切。
“‘揭榜挂帅’制度是一座很好的桥梁,我们可以依托高校强大的科研实力,积极为企业、行业乃至产业解决‘卡脖子’核心技术难题。”天通银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有技术,企业有需求,实施“揭榜挂帅”让双方一拍即合。接下来,企业将和同济大学联合研究大尺寸掺钛蓝宝石晶体生长掺杂机理,解决掺杂不均匀和高浓度掺杂问题;研究晶体生长缺陷的形成、发展、演变规律与机理,提升晶体大面积光学均匀性;研究晶体生长装备制造技术,实现高功率激光输出的大尺寸、低吸收、高均匀性掺钛蓝宝石激光晶体材料的产出,加快解决企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努力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为银川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市”再添动能。
本报记者 闫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