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闪亮坐标

——读《地名里的中国》

版次:6 来源:银川日报    2023年07月11日

《地名里的中国》

编者:《国家人文历史》杂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3年5月

地名,不只是地理学符号,更是古人与山川湖海、日月星辰、历史社会深度交流后留下的人文印记。地名所承载的内涵是中华大地上一笔宝贵的遗产。本书从地理、历史、语言、文学、民俗等多个角度探究地名背后的人文底蕴、文化根脉,清晰梳理了中国地名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规律,浓墨重彩地记载下一种让国人潜移默化沉浸其中的中国精神。

一方水土孕育一个地名,一个地名承载一方文化。中国幅员辽阔,自古以来就有给辖区内的城市、乡村、山峦、河泽命名的传统。《地名里的中国》阐释了地名不只是简单的符号,它蕴涵着千百年来中国人对这片辽阔土地的认识,对漫长历史的记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揭示出众多地名背后深寓的文化内蕴,全书以“站在中国的大地上、认识中国的精神、变迁中的中国”三个章节,从地理、历史、人文等多重维度,清晰梳理了中国地名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规律,并由此提炼出恢宏博大的中国精神。

通过钩沉史料及典籍,《地名里的中国》归结出中国地理命名的普遍规律,并结合具体地名予以条分缕析,凸显出中国地名摇曳多姿、风情万种的纷繁之美。首先,中国许多地名往往喜欢以山川草木来命名。如以山水命名的“湖南、江西、河北”,以矿藏命名的“和田、瑞金、玉门关”,以物种命名的“绵竹、米脂、瓜州”等等,莫不如是。品咂着这些林林总总的地名,情不自禁地就会把当地的风物联系到一起,内心涌起一股百闻不如一见的亲切感。华夏隽美的山水、丰富的矿藏、众多的物种养育了这片土地上的炎黄子孙,那些星罗棋布的地名,则共同构成了一幅属于大地母亲的山河画卷。其次,还有些地名常常蕴含着传统文化的韵意。如体现崇尚农耕的“嘉禾”,祈愿和平的“宁远”,企盼政通人和的“安顺”。透过这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地名,鲜活地映射出华夏文明的薪火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恒久传承。

回眸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睿智的中国人总是善于将自己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融入地名之中。这些地名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塑造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为此,《地名里的中国》在解读中国地名时,遵循地名的内在历史、文化逻辑进行分类,而非简单地按地理信息进行区分,以人文这根光彩熠熠的“项链”,将镶嵌在中华版图上的众多地名,有机地联结在一起。让读者在知晓每一个地名前世今生的基础上,一并对地名中所蕴藏的风土民情、家国情怀等内容,有一个透彻的了解。这些意味深长的中国地名故事,一代代赓续下来,润物无声地滋润着当今的中国人。正是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曾说过:“地名是人类历史的一块活化石,是一种看得见的乡愁。”一部地名命名史,让我们在山水草木、文化传统与历史沿革中,重新发现并认识了中国。读懂地名的同时,我们也得以领会到地名之中深蕴的文化精髓,国人的向心力和民族认同,由此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进。

钟芳(湖南)

作者: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