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堵点难点优化城市路网

版次:T2 作者:李鲲鹏

金凤五路竣工通车。资料图片

西夏区凤还桥。资料图片

正源街与宝湖路交叉口快速化改造工程现场(8月1日摄)。 本报记者 李靖 摄

一直以来,银川市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堵点治理工作。针对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尤其是道路交通堵点难点,银川市树牢全局思维,谋划实施交通疏堵“6+N”工程,把“堵心路”变成“舒心路”,为百姓出行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打通断头路不再绕远路

在人们心中有一种“遥远”,叫做“近在咫尺却无路可走”。打通断头路,就是要让道路更畅通,让群众出行不用再绕远路。

“过去我们出门只能从尚文巷走到宝湖路,南北向虽然有条小路却走不通,断头路十分不便。”家住金凤区宝湖锦都小区的居民刘鑫勇说,周边学校比较多,道路狭窄,尤其是高峰期特别堵,这就是金凤五路没有建成之前,周边居民出行的真实写照。

作为交通疏堵“6+N”重点项目的金凤五路建成后,在宝湖路与六盘山路之间增加了一条东西向道路,将凤凰街与治平路、民族街顺接,极大缓解了金凤区南部的交通压力。金凤五路道路建设全面实施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主车道、非机动车道路面雨水顺坡排入临近绿化带或水系,人行道采用透水砖让雨水迅速下渗,主车道还铺设了自融雪沥青,解决了冬季下雪带来的行车安全问题。从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来说,金凤五路对七子连湖沿湖水岸环境也进行了一次大幅度提升,进一步提升了金凤区南部的城市面貌。

全长2846米的金凤五路,西起正源街,向东跨越唐徕渠,车水马龙畅通无阻,有效地为六盘山路和宝湖路进行了交通分流。道路跨越唐徕渠、凤凰街的桥梁取名“凤来桥”,桥头“四只金凤凰”呈现展翅翱翔状,50座小型凤凰雕塑矗立栏杆两侧,也让这里成为了银川新的热门打卡点。

畅通微循环出行更顺心

“原来的海宝路从友爱街往东是条断头路,整个是一片荒地,机动车无法通行,周边小区居民出行需要绕道上海路,很不方便。现在打通之后,不仅环境有了很大改观,而且出行更加方便。”市民陈尚勇感叹地说,没想到以前的泥泞荒地如今已然变成双向六车道的城市主干道,方便了大家出行。

“如今海宝路全长达到4.2公里,不仅能进一步缓解上海路、友爱街的交通压力,还能够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加方便的出行条件,进一步完善银川市东部区域交通路网。”海宝东路(友爱街-燕庆街)道路工程项目负责人张博告诉记者,海宝东路于2022年10月开工,全长1228米,红线宽度50米,主要建设内容为道路及其附属工程、涵洞工程、给水工程、再生水工程、雨水工程、污水工程、道路照明工程、海绵工程以及交通工程等。它的建设,对城市的基础设施也是一次有效的提升。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能只盯着新建城区的道路,也要结合城市更新对既有道路进行提升。银川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当前老城区有些路网也存在交通不便捷,缺少交通微循环能力。为此,今年我市提出正源街道路优化提升工程,正源街与宝湖路交叉口快速化改造工程就是其中的重要节点项目。

宁夏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项目总工程师朱世铎介绍,该工程正在建设正源街下穿宝湖路隧道,并进行供水管线、光缆、电缆、主排水管线及其他管线的迁改。该工程分为四个阶段,5月25日正式施工,预计明年6月建成。项目建成后,通过对路口红绿灯的优化调整,可实现正源街直行车辆在2.2公里路段内无灯通行,路口车辆排队长度大幅缩减,交通拥堵显著缓解。

加快道路建设提升城市环境

2023年我市共安排实施交通疏堵项目61个,其中续建项目6个,新建项目55个,计划打通断头路35条,改造慢行绿道13条、改造老旧街道3条,进一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其中,利民街(长城路-修业路)慢行绿道工程在道路两侧各新建了2米宽的绿化带及3米宽的非机动车道,同时重新施划交通标线,完善了交通设施。“博文小学校门前高峰时期特别拥堵,接送孩子上下学时,整条路半小时内都堵得无法动弹。”市民张女士说,以前该路段非机动车辆和机动车辆混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出行质量。如今通过道路改造,将非机动车道移至绿化带两侧,不仅扩宽了机动车道,同时实现了人车分离,居民出行更加安全,也缓解了高峰时段的交通压力。

今年我市还相继实施了丽子园街(贺兰山路—大连路)慢行绿道工程、文萃街(学院路—沈阳路)慢行绿道工程、学院路(丽子园街—金波街)慢行绿道工程、康银巷(宝湖路—金凤五路)慢行绿道工程、尹家渠街(大连路—悦园路)慢行绿道工程、庆丰街(六盘山路—宝湖路)慢行绿道工程、泰和路(凤凰街—环湖路)慢行绿道工程、熙春巷(北京路—上海路)慢行绿道工程,目前这些工程均已完工。

今年上半年,我市交通拥堵指数为1.32,同比下降2.5%,高峰期交通拥堵指数分别为1.38和1.4,同比分别下降4.54%、1.09%,在全国交通管理四类城市中处于A+水平。结合道路改造,交警部门实施了高峰期“绿波带”“按钮式”行人过街信号灯等创新举措,通过对交通基础设施全方位的完善、改造、升级,使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成为一张无形的“信息网”,实现了人、车、路、环境的协同高效发展。

本报记者 李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