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美丽河湖打造生态样板

版次:T4 作者:鲍淑玲

湖泊湿地,星罗棋布(2022年8月7日摄)。

阅海湾水上公园(8月7日摄)。

鸟儿在银川众多湿地湖泊中栖息(7月1日摄)。

秋季的黄河银川段,天高水阔,林草丰茂,空中飞鸟翔集,动静之中演绎着生态之美……黄河流经银川83.8公里,宛如一幅长卷徐徐展开:水田林网、稻鱼共生、草木丰盈、瓜果飘香,成就了“塞上湖城”的美丽与富庶。

近年来,银川市围绕“四水四定”主轴,以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创建美丽河湖为主线,加快实施水利重点项目,持续优化水资源配置,巩固提升用水权改革成果,全面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进一步提升新时期管水治水水平。如今的银川,逐渐凝聚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最生动的缩影,不断打造美丽河湖生态样板。

建章立制 打造美丽河湖典范

河湖是大地之脉,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长期以来,银川市岸上与岸下齐抓、治标与治本并举,用心用情用力推进美丽河湖建设,让美丽常在,让幸福看得见,良好的河湖生态环境已成为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今的银川,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呈现出城水相依、人水和谐的生态宜居画卷。

近年来,银川市着力构建“三廊三区”功能布局,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严格落实取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全面建立工业、农业、养殖业用水确权“明白账”,推动工业节水减排、农业节水增效、城镇节水降损,万元GDP用水量下降至123吨,低于全区161吨平均水平。累计创建自治区级节水型工业企业10家、市级节水型工业企业26家,节水型高校7家,银川经开区实现入选全国水效领跑者零的突破,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尤其是今年,市水务局牵头编制《银川市美丽河湖建设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制定“安全为本、生态优先、系统治理、文化引领、共享共管、‘四水四定’”的基本原则,成立银川市美丽河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到2025年的建设目标和5类17项重点建设任务。按照美丽河湖建设方案中提出的,将建设典农河贺兰山路段(亲水大街-丽景街)岸线带、典农河亲水大街段(六盘山路-黄河路)岸线带、典农河(金凤五路-宝湖路段)岸线带、典农河南环水系段岸线带、红花渠岸线带五个“示范带”,阅海湖片区和七子连湖片区两个“示范区”,阅海9号湖生态湿地园一个“示范园”,委托设计院开展典农河“示范引领点”总体规划效果图,并谋划美丽河湖建设项目10个,力争将阅海湖、鸣翠湖等一批河湖打造成美丽河湖新高地,在全区率先建成“安澜净美、水丰草美、岸带秀美、治水慧美、人文弘美”的美丽河湖建设示范市。

河湖长制 水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

“生活在银川非常幸福,到处都是湖泊湿地。我家门口就是华雁湖,空气清新,是休闲散步的好地方。”附近居民张志远每天都要在华雁湖畔健步走。于他和邻居而言,城市中随处可见的湿地、湖泊大大提升了生活幸福感。

近年来,银川市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水环境质量改善再上新台阶。全市按照亲水、治水、保水、活水思路,统筹地上地下、岸上水中、城市乡村,坚持“五水同治”,新时代黄河保卫战纵深推进,河(湖)长制实现全覆盖,实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饮用水源替代工程、入黄排水沟综合治理、人工湿地建设等系统治理措施,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仅去年,我们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摸排各类建筑物1639处,整改完成7处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4处水利部进驻式暗访‘清四乱’问题、黄河滩地10处、林业看护房拆除及‘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自查18处问题,常态化开展河道采砂巡查,累计巡查402人次,巡查距离6200公里,全面提升河湖保护治理水平。”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同时,实施典农河、四二干沟水生态修复、第二排水沟上段治理、陈家湖水循环设施建设、犀牛湖水生态治理等一批项目,投入资金超过2亿元,吹填鸟类栖息浅滩1123亩,打通四二干沟向森林公园水系补水通道,连通凤凰公园与典农河,向黄河流域投放黄河鲤等鱼苗140万尾,向陈家湖、阅海湖投放草鱼和鲢鱼17吨,完成典农河生态补水8200万立方米,有效改善典农河、陈家湖、银新干沟、第二排水沟等重点河湖及骨干沟道水环境,黄河干流断面水质持续稳定在Ⅱ类进Ⅱ类出。

如今,一条条城市河道已经完成蝶变,成为市民家门口赏心悦目的美景,河畅水清也成为银川这座城市生态品质提升的最佳见证。

一地一策 景观绿化扮美河湖

秋日里,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水天一色,散发着勃勃生机。大群赤麻鸭在黄河湿地边缘,时而列队晒太阳,时而空中翱翔,时而凌波微步,悠闲惬意,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站在黄河之滨,极目远眺,银川人的周末一小时休闲生活总能在这里找到宁静致远的答案。黄河外滩的婆娑芦苇,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的落日余晖、黄河湿地公园的蜿蜒之姿……星星点点,散落在黄河之滨,点缀着多彩黄河。

随着银川市生态建设和湿地保护力度的加大,湿地自然环境明显改善,绿化、美化水平不断,黄河湿地公园等湿地成为了许多候鸟集中栖息繁殖的重要场所,来此栖息的候鸟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多。候鸟对银川恋恋不舍,正是缘于银川市对生态环境的持续保护。

按照“生态立市”发展战略,银川市围绕黄河银川段积极开展水系连通工程,改造、扩整、恢复河湖水利功能,大力实施入黄排水沟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景观提升。“今年,我们将扎实推进黄河银川段水生态保护治理攻坚行动,抓好黄河大保护大治理,确保黄河银川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进出;持续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实施鸣翠湖、阅海湖等重点河湖水生态环境质量调查评估,完善‘一河(湖)一策’;持续落实河湖长制度,实施‘河湖长+检察长+警长’工作方式,加快形成高位推动河湖管理的强大合力;加强工业企业及园区废水排放综合管控,开展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企业超标排放、偷排偷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银川市开展2023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行动,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2023年,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控制在10%以内,地下水国控点位V类水质比例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

山是屏障,水是载体,承载着生命也背负着希望,只有把水体保护好、修复好、利用好,才能让生命的律动听到流淌的声音。

本报记者 鲍淑玲/文 李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