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捡梧桐籽
版次:8 作者:徐晟
“凉风敲落梧桐叶,片片飞来尽是秋。”早上就餐,去食堂的路上,看到硕大的梧桐叶,一片一片从树枝上飘落下来。一群孩子,正好奇地围在一起,研究着从地上捡起的什么。
“哇,这是什么东东啊?”“好奇怪耶,你们看像不像小船?”“太神奇了,‘船沿’上还长着小豆豆!”“这是什么果果?能不能吃啊?”听着孩子们的议论,我俯身捡起一只“小船”,微笑着来到他们中间。
“这叫梧桐籽,是梧桐树的果实。可以吃的,不过要注意卫生哦!”我一边讲,一边从“船沿”上拔下一粒梧桐籽,捏在指尖吹了吹,然后送进嘴里,咬破外壳,用牙尖掏出白色的米粒,眯起眼细品起来。
“真的能吃耶!”孩子们欢呼雀跃,一个个开心地从地上捡起梧桐籽来尝。看着孩子们捡梧桐籽的那股兴奋劲儿,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故乡,回到久远的童年……
我们的童年,拴在老水牛的尾巴上,挂在歪脖子的枣树上,游在长满野菱角的小河里……在那个贫困的年代,尽管生活艰难,我们却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春天,到水坝上放风筝,在田埂上抽茅针,去老柳树下做柳笛;夏天,爬到皂角树上掏鸟窝,潜到小河里摸鱼虾,钻进棉花地里找野瓜。最喜欢秋天,可以到小河里捞野菱角,可以去秋收后的山坡上掏花生,还可以到老队长屋后的梧桐树下捡“瓢儿”……
“瓢儿”是瓢儿果的简称。瓢儿果是梧桐籽的另一种叫法。可能因为梧桐籽结在一个状如葫芦瓢的果瓣上,那时候我们都把捡梧桐籽叫做“捡瓢儿”。只要说一声“捡瓢儿”,大家都知道是去捡梧桐籽。
凉冷的秋风一吹,“瓢儿”便随落叶,伞兵一样落下,积满一地。“子熟无饥凤,枝枝坠露清。”听老人说,梧桐籽是凤凰鸟最爱的食物,但每年秋天,我们在树下捡梧桐籽的时候,却不见一只凤凰,倒是我们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像鸟儿在满地的落叶中觅食。
捡一只“瓢儿”,能得到三四粒梧桐籽。梧桐籽结在“瓢儿”大头的边沿上,两边各两粒,像听话的小学生并排坐着。尽管“瓢儿”落地很轻,但有时还是会有一两粒不知所踪,需要在地上仔细搜寻。
成熟的梧桐籽呈棕褐色,圆圆的,跟药丸似的,比绿豆大不了多少。不知是因秋风吹干了水分,还是被太阳烤焦了脸皮,梧桐籽表面皱巴巴的,一副老气横秋的模样。
捡到的梧桐籽,装进兜,带回家存到瓦罐里。积到半罐,可以下锅了,母亲就把梧桐籽倒进筛子里筛一筛,然后放进铁锅,像炒瓜子一样炒起来。等铁锅里香气袅袅,“刺啦”一声,母亲将一勺盐水浇上去,再翻炒一会,在我们热切的期盼中,终于起锅了。
炒熟的梧桐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抓一粒扔进嘴里,舌尖抵住,送到牙口,轻轻一嗑,外壳裂开,咬开果肉,异香盈齿。真香,太好吃了!
炒梧桐籽是上天一年中扔给乡村孩子最后的果品,它有瓜果、花生的香,又有黄豆或小麦酱的味道。因为经由时间的发酵,所以那种味道能在记忆中封存多年,愈久愈香。
“梧桐如唤客,搔首听秋声。”校园里,梧叶满地。我捡起一粒粒散落的梧桐籽,也捡起了故乡的记忆……
徐晟(湖北安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