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术作品讲好黄河故事
版次:6 作者:王敏
展览现场。
一等奖作品:戴春《黄河儿女》。
三等奖作品:郭飞凤《承星履草》。
入围作品:唐文翰《天上黄河育家山》。
9月18日上午,“黄河颂——宁夏生态文明建设主题美术作品展”开幕式在银川美术馆举行,本场展览将持续到9月22日结束。近200件作品不但展示了宁夏美术创作人的整体水平,也向人们讲述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黄河故事。
近200件作品引人入胜
“这个场景太吸引我了,地里劳作的女人们,虽然看不到她们的脸,但你看树上结的果、地上装得满满的篮子,就能猜到她们肯定是笑着的。”从西夏区赶来参加活动的市民吴凡在一幅油画面前驻足很久,他说自己是中宁人,在这个季节,家乡的村里就是这样一种忙碌的景象,自己的母亲和姐姐也是这样在地里享受着丰收带来的喜悦。
展览现场还来往穿梭着许多慕名前来观展的市民,有人一张张认真欣赏,有的三五人聚在一起悄声讨论,也有人拿着手机在喜欢的作品前自拍……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雕塑,近200件作品无声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期待更多能读懂并共情的人驻足欣赏。
展览策划方工作人员马燕介绍说,本次展览面向全区美术创作者发出征集,展出的作品是从近400件投稿中精选而来的,展览还特别邀集到了区内21位知名画家的作品参展。举办本次展览,就是希望能用美术的方式展示黄河景观之壮美,弘扬黄河精神之高远。
“通过作品可以看出,创作者们在紧扣主题的同时,充分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用不同的视角和创作风格来诠释自己所理解的‘黄河颂’,既集中展示了宁夏美术创作者的整体创作水平,也用作品讲述了宁夏生态环保领域的动人故事,描绘出新时代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恢弘景象。”马燕说。
用心创作,各具特色
此次展览经过评委组反复甄选、编号投票,最终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优秀奖20名。展览开幕式上获奖作者现场领奖,也让作者和观者有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看到有市民在作品前停留很久,还是很激动的,每一次的创作自己都会全力以赴,能收获欣赏和认同,是很大的鼓励。”在活动现场,宁夏美术家协会会员唐文翰很是感慨。这次他的作品中国画《天上黄河育家山》在现场展出,作品采用C型构图,在表现黄河蜿蜒曲折的同时,将黄河大峡谷、一百零八塔等地标景点也体现其中。从整幅作品的构图、色调到内容,都能够强烈感受到作者对黄河、对家乡的深沉情感。
“我生长在黄河金岸吴忠市,九曲黄河万里沙,我从小就对黄河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感受着母亲河对于宁夏大地的哺育。得知要举办关于黄河生态文明建设的展览,我怀着感恩的心情创作了这幅作品。今后我会创作更多关于黄河的作品,讲好黄河故事,让更多的人投入到黄河生态文明建设当中来。”唐文翰说。
“这次创作时间有些紧张,从采风到完成创作用了一个月时间,细节处理上我还会继续打磨,比较满意的反而是拖拉机,在我看来,它也是时代发展的见证。”凭借油画《承星履草》荣获三等奖的郭飞凤介绍说,自己的作品主要以劳动人民为题材,这次参赛也是希望通过作品来表达一种时代精神。“在六盘山下泾源县冶家村采风的几天时间里,看到村子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村民们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真的很感动。其实这次我创作的是一组作品,连贯起来看是具有叙事风格的,希望能有机会完整呈现给大家。”
未来会有更多好的作品
开幕式现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银川美术家协会理事戴春很是忙碌。和很多人观展不同,为了让不能来到现场的粉丝线上观展,他开通了视频直播,对作品一件一件地进行赏析和分享。本次比赛,戴春凭借油画作品《黄河儿女》也成为3位一等奖获奖者之一。作品以在黄河水中冬泳的宁夏人为主角进行创作,画面内容丰富,人物神态生动,让人印象深刻。“怎么让黄河水动起来,让人热起来,让场面活跃起来,这是我给自己提出的创作要求。”
戴春说,从2008年至今,自己参加了宁夏所有的画展,本次画展让他感到十分欣喜。“这次的入选作品从创作手法上看非常大胆,表达内容也很丰富,最重要的是,能看到年轻新锐的创作者占了很大的比例,他们也将自己的创作想法体现在了作品中,为本次展览带来了很多的看点。”戴春强调说,让大家发现生活的美,表达生活的美,增强文化自信,这是优秀的美术作品可以起到的作用。通过举办此类主题展,可以鼓励更多年轻人积极思考、不断创作。“相信在多方的努力下,未来宁夏会有更多思想精深、技艺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呈现在大众面前。”
本报记者 王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