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县:党建引领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版次:2 作者:梁小雨
小区缺乏娱乐锻炼设施怎么办?楼栋居民区下水堵塞怎么办?乡村孤寡老人生活遇到难题怎么办?基层治理工作千头万绪。今年以来,贺兰县充分发挥“红色源动力”带动作用,将党建引领转化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强劲动能,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民生茶馆”
一杯清茶解民忧
“小区下水道堵塞怎么办?”“小区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小区里能增设健身器材吗?”……今年以来,贺兰县富兴街街道天鹅湖社区的居民群众常常齐聚“民生茶馆”,同坐一条长板凳,同喝一壶暖心茶,在舒适平和的氛围中把事情讲清楚、弄明白,拉近彼此间的心灵距离,在泡茶、续茶的过程中,矛盾得到有效解决。
天鹅湖社区党委深耕“民生茶馆”议事平台建设,党员干部主动靠前服务,将“民生茶馆”打造成为发展力量的汇集地、党群关系的营养地、社情民意的来源地、移风易俗的新阵地以及矛盾纠纷的化解地,在社区党委和居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实效。
天鹅湖社区党委书记季茹表示,今年社区通过发动社区党员、网格员、志愿者,多渠道发展壮大志愿服务小分队, 建立“一般问题现场解决、难点问题分段解决、重大问题联合解决”模式,每周四在“民生茶馆”集中解决难点、痛点等问题,由党员接单帮办,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确保每一个呼声都有回应,每一项任务都有落实,切实解决好居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自天鹅湖社区“民生茶馆”开设以来,社区共解决群众来访、家庭矛盾纠纷、政策咨询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200余起,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形成“小区事、一起议”的良好氛围。季茹表示,社区将不断丰富“民生茶馆”服务项目,抓住居民普遍关心的关键小事,切实做到听民声、解民忧、暖民心,满足居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努力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实现小问题不出楼栋、大问题不出小区、烦难事不出社区,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红色物业
奏响基层治理幸福曲
贺兰县洪广镇广荣村是2014年从西吉县整体生态搬迁的移民村,全村以劳务输出、手工制作、土地流转、奶牛托管为支柱产业,在政策扶持下,目前该村产业发展稳定,带动移民增收效果明显。
移民们都搬进了楼房,成为了门对门、户对户的近邻,物业服务是构建基层居民幸福生活的“最后一公里”,事关民生福祉。去年6月以来,广荣村创新“党建引领,多方联动”的物业管理体系,搭建由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物业企业参与的多方协商议事“红色物业”品牌,在全村8个村民小组开展了共筑美好家园的生动实践,以物业管理“小切口”撬动广荣村实现了“资源融通、人才融入、服务融享、邻里融洽”的乡村善治。
广荣村党支部书记蒙智明介绍,红色物业依托广荣村调解中心,以网格为单位,推选120名物管人员、村干部、楼长、党员担任联户长,每人联系服务10户群众,采取定期入户走访的方式协调解决业主诉求。同时以数字乡村为载体,实现问题需求一键上报,形成以调解中心为轴、网格员为“干”、联户长为“枝”的基层自治体系,有效破解了物业管理与基层治理融合不畅的困境,提升了居民自治能力。
自红色物业成立以来,广荣村共解决矛盾纠纷20余件,特别是小区停车难、公共设施损坏、飞线充电、暖气跑水纠纷等长期疑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目前,广荣村红色物业搭建了由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物业企业参与的多方协商议事的红色物业平台,并建立“村民提事、协商议事、指导监督”的“红色议事厅”,依托协商议事机制激活各方主体的参与主动性,挖掘各方治理主体的潜在治理资源。近年来,村内增设停车杆、充电桩等基础设施,满足了群众生活需求,提高了群众认可度。
党建引领
深化网格化管理体系
生活中的细小之处,往往体现着基层治理的精度和社会发展的温度。今年以来,贺兰县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入实施自治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工程和银川市委“两抓两增”工程,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为抓手,结合全县常态化“三进”下基层,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
在农村,贺兰县紧扣集体经济、矛盾纠纷、安全生产等工作,建成“乡镇党委-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四级基层治理体系,每名党员固定联系10~15户群众,构建了横到边、纵到底、职能到位、责任到人的全覆盖治理服务网格。
在城市,贺兰县以创建“五好社区”为目标,健全完善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和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联动机制,整合社区各类网格502个。深化“书记领办项目”行动,解决群众停车难等问题85个。打造团结社区“商圈联盟”、太阳城社区“众筹+共享”、如意湖社区“如意愿景”等社区基层治理示范点5个。2023年成功获评首批自治区级乡村治理示范县。
贺兰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将持续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深化网格化管理体系,用好“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一书三单”等制度,构建线索上报、问题处置、结果反馈工作闭环,引导党员群众帮办代办群众事项,实现“格在网中建,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本报记者 梁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