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县
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助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版次:3 作者:孙楠
九曲黄河奔流,在中华大地上勾勒出一个大大的“几”字。顶端的“几字弯”片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要素俱全,是我国北方多个生态功能交汇区。作为黄河“几字弯”五省(区)之一,宁夏也是全国唯一全境被列入三北工程建设范围的省(区)。
10月26日,银川市举行了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第二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全面掀起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建设高潮。位于黄河之畔的永宁县,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银川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会部署要求,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强战略定力,以重大项目建设助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环境再现勃勃生机群众分享“绿色福利”
曾经,这里农田破碎,道路狭窄,基础设施陈旧;如今,这里远山重重,淡雅秀美,绿树丛生。
闽宁镇武河村是闽宁镇最南边的一个自主移民村,靠近贺兰山东麓。过去,由于露天开采,这里留下了巨大矿坑,像伤疤一样留在当地人心里,不仅周边植被稀疏、砂砾裸露,生态环境也极其脆弱,一度制约了当地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
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消除矿山地质灾害隐患,改善周边居民生活环境,两年前永宁县开始实施贺兰山东麓永宁县闽宁镇地区历史遗留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两年多的时间里,通过地形地貌恢复、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全方位补齐农村规划建设、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短板,昔日戈壁沙滩成为今日百亩良田。其中,一期项目已于2021年4月交工,二期项目于2022年8月开工建设。截至目前,二期项目已基本完工,计划12月底完成项目验收并移交闽宁镇管理使用。
这一项目的实施,为当地新增耕地432亩,有效解决91户310人种地难问题。同时,通过集中连片实施土地平整、改善灌溉系统、改良盐碱化等建设,使当地耕地质量提高了等级,每年将实现收益51万元,开发后比开发前可增加净效益近40万元。
“对咱们农民来说,土地就是‘命根子’,有了良田作依托,咱们也不用发愁致富没方向了!”闽宁镇武河村村民马存花高兴地说道。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如今武河村已经形成了以酿酒葡萄为主,优质经果林、玉米种植和牛羊养殖共同发展的特色产业格局。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修复,以及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优化,当地的第一产业越来越旺,移民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用好每一滴黄河水 让节水增效落地
今年9月26日,通过市场主导、政府监督的形式,按照用水权交易相关规定要求,永宁县首笔县域内工业用水权交易正式完成。
宁夏玉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对生产设备中安装冷凝水回收槽等措施,进行节水改造,2023年结余用水量约5万立方米,本次通过线下协议交易,向宁夏农垦玉泉国际葡萄酒庄有限公司交易工业用水量1.64万立方米,交易单价1.9元/立方米。
企业生产节水,转换成为农业灌溉用水,永宁县首笔用水权交易成功落地,体现了用水权金融价值。取水户在不突破用水总量约束限制的前提下,通过用水权交易将未利用的水权交易出去,既实现水权的经济价值,激励用水主体提高用水效率,也盘活了永宁县水市场。
这是永宁县进一步盘活水市场,有效利用水资源,通过确权、赋能、定价、交易,运用市场化手段不断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生动实践。
在另一边的武河村北部,曾经的一片戈壁荒滩上,一座现代化工业园区——闽宁产业园拔地而起。这是厦门、银川两地实施山海协作的成功实践。如今,随着园区建设加速,工业用水也日益趋紧,永宁县于2022年启动实施闽宁镇玉海村7100亩现代高效节水农业项目,引用黄河水建设资源配置合理、灌溉高效节水、工程自动监控的滴灌系统。如此一来,节约的水指标可就近用于闽宁产业园新进驻企业工业用水,实现减“农”补“工”。同时充分利用夏秋灌3200万立方米节余水指标开展短期农业用水权交易,进一步激发水权交易市场活力。
在中粮长城葡萄基地,2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通过数字化管理、传感器技术监测等手段科学调节灌溉补水频次及水量,“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每亩可以节水70立方米以上、综合灌溉节水20%以上。”永宁县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科学调整用水结构,永宁县研究制定再生水利用方案,积极鼓励扶持社会投资参与,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在多权融合示范点的带动下,启元药业先后与宁夏日盛高新产业股份公司完成了银川市首笔跨地市排污权交易,与永宁县城乡公共事业服务中心完成县域内首笔排污权交易。
据了解,2023年永宁县累计谋划项目101个,总投资21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4.65亿元。截至目前,共开工项目86个,入库项目73个,1~9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
政策“春风”往哪里吹 项目“种子”就往哪里落
坚持生态优先,科学管控,绿色发展原则,永宁县把生态治理作为黄河“几字弯”经济发展金钥匙,不断加强项目谋划、项目招商等工作,以一大批经济带动效应、生态环保效应明显的好项目,进一步构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相得益彰的发展新局。
“我们紧盯国家及区市政策导向及投资方向,坚持党中央的政策‘春风’往哪里吹、项目的‘种子’就往哪里落,围绕自治区重大工程、荒漠化综合防治、‘四水四定’、重点水流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谋划一批项目,提高项目谋划储备质量。”永宁县发改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永宁县共谋划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永宁县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项目等17个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其中包括闽宁镇冬季清洁取暖项目、永宁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8个环境整治类项目,永宁县域内重点湖泊湿地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等3个生态修复类项目,闽宁产业园污水处理厂、永宁县工业园区一般工业固废贮存处置场一期封场等6个绿色发展类项目。
在招商方面,永宁县深化“一把手”招商、精准招商、多元化招商,引进宁夏誉诚昊达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永宁李俊共享储能电站、宁夏汇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闽宁共享储能电站项目等一批新能源产业项目,引进赛迈科先进材料(宁夏)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特种石墨、宁夏洪都门窗有限公司年产20万平方米系统节能门窗建设项目等一批新材料项目落地建设。同时,加大招商引资项目跟踪力度,拓宽投资企业信息反馈和双向沟通渠道,提供“管家式”服务模式,推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达效。
下一步,永宁县将继续聚焦生态建设各项重点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持续用力、攻坚克难,狠抓项目建设,大力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本报记者 孙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