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红烧茄子
版次:8 作者:李桂珍
红烧茄子是银川人餐桌上的家常菜,咸香软糯,美味可口,就米饭吃特别下饭。红烧茄子好吃,各地做法却很不同。有一次,去看在天津上大学的女儿,中午吃饭,我看菜谱上有红烧茄子,大喜过望,就点了这道菜。不一会,服务员端上来两碗米饭,一碟红烧茄子。这是红烧茄子吗?黑乎乎,黏成一坨的菜,看不出茄子的形状。我疑惑地问服务员,是不是上错菜了。服务员坚定地说,就是红烧茄子。我小心翼翼地叨了一块,吃进嘴里,甜丝丝的,黏黏的,只有咸味,却没了茄子味。那盘菜只吃了一个角,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母亲是农村人,自学成才,做得一手好菜。过去生产队来人,经常在我家吃派饭。有一次,宁夏大学的学生来队上调研,在我家吃派饭,母亲做了红烧茄子,我往桌子端菜。刚端上去,学生就说,好香呀,一会儿一盘菜就吃完了。我又端上一碟,学生说,老姨妈做的菜真好吃,不一会,米饭没吃完,菜又吃完了。母亲又给铲了一碟,学生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般又吃完了,问还有吗?母亲不好意思地说,菜没了,只剩菜汤了。学生让把菜汤端上来,泡着米饭吃了。走时说,老姨妈要开个饭馆,肯定吃的人多。
母亲的红烧茄子是咋做的呢?夏天,每次做红烧茄子时,她就让我到老屋后边我家自留地里去揪茄子,叮嘱我要揪不大不小的。说茄子太大,里边就有籽了,太小,茄子味道没上来。我家种的大红袍茄子,一个个红亮红亮的。我揪了五个提回家,母亲让我把茄子皮削了,露出里边青白色的瓢。然后,用水洗一遍,把茄子一分两半,切成一公分厚的薄片,等待下锅。这时,母亲在大饼锅中倒油,比平时做菜倒的油多一倍。我问,为啥?母亲说,一会儿你就知道了。香喷喷的胡麻油在锅里翻滚,一会儿冒烟了,母亲将油锅端下来,等油放凉了,就把熟油放在一个大碗里,锅里只留底油。母亲将切好的茄片码在油锅里煎,一面煎的微黄,就翻过来煎另一面,将两面金黄的茄子放在碟子里,上面撒点盐。母亲说,趁茄块热撒点盐,盐的香味能很快渗进茄块里,要放一层茄块撒一层盐。茄子很吃油,第一锅煎完,锅里就没油了。母亲就把碗里的熟油用匙子舀到饼锅里,再放茄块。母亲说,知道了吧,煎茄子不能放生油,放生油菜会苦的。茄块煎完后,母亲将碗里的剩油倒进锅里,将煎好的茄块全部放进饼锅码好,上面放上切好的葱、蒜、西红柿、青辣椒。这西红柿是要用开水烫过,把皮剥了的。青辣椒要切成滚刀块,里边的籽不能掏掉,否则青椒就没味了。母亲说,五个茄子要放两个西红柿,四个青辣椒,西红柿是茄子的绝配,炒茄子不放西红柿,茄子炒出来就黑了,不好看。青辣椒提味,放少了,茄子的香味出不来。这时,母亲将一碗调好的碗汁倒进锅里,只听唰的一声,蒸气冒上来了,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母亲迅速盖上了锅盖。
我问母亲,倒的是啥?母亲说,碗里放开水,加点酱油,放点味精,把它摇匀了,趁锅热倒进去。她叮咛,炒菜中间放水,一定要放开水。为啥呢?因为热锅倒进开水,能刹那间激发出各种食材的香味,如果倒进冷水,就泡上了,等半天锅才能开。还有,各种料比例很重要,放多放少都不行。几分钟过后,母亲掀开锅盖,用锅铲将茄子翻了个,说让它们均匀受热。又过一分钟,红烧茄子熟了,香味出来了,盛到碟子里,白白的茄块、绿绿的辣椒、红红的西红柿,色香味俱佳。吃到嘴里,软软的,咸香微辣,茄块有三公分大,挂着浓浓的汤汁,嚼起来就有吃红烧肉的感觉。剩下的菜汤是各种食材充分融合后的精华,用来泡米饭,是再美不过的了。
母亲七十多岁时,家人团聚,还经常给我们做红烧茄子,让我们一饱口福。她过世了,我们只能到饭馆去吃了,但味道差太远。我也尝试着做了几次,嫌麻烦,减了一些程序,吃起来总是和母亲做的差很多。我心里知道,母亲没有说的一道程序是,她倒的碗汁里藏有对儿女深深的爱。
◆ 李桂珍(宁夏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