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闲人不闲 人勤地生金

设施温棚遍乡村种出致富好“钱”景

版次:3 作者:梁小雨

宁夏天荣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的可升降式自动化草莓栽培种植技术。

农户在温棚里采摘辣椒。

温棚里蔬菜长势喜人。

五彩斑斓的蝴蝶兰为冬日增添了无限生机。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李靖 摄(图片拍摄于11月14日、15日)

走进银川平原的各个村庄,一座座设施温棚遍布田间地头,农户依靠它们在家门口就业增收,银川的冬天也因为这些从不“猫冬”的设施温棚而显得生机勃勃。

宁夏全境海拔超过1000米,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黄土高原夏秋冷凉蔬菜生产优势区和冬季设施农业生产优势区,银川更是全区设施农业发展的核心区。记者从银川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全市现有设施温棚18.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10.6万亩4.1万栋,大多种植西红柿、黄瓜、辣椒、韭菜、油菜等20余种蔬菜,部分种植草莓、火龙果、樱桃、鲜花等特色品种。在这些日光温室里,农民群众冬闲人不闲,人勤地生金,种出了增收致富的好“钱”景。

企业引领带动“钱”景一年更比一年好

11月16日,走进西夏区兴泾镇泾河村温棚产业园,日光温室鳞次栉比,在冬日阳光照射下,棚顶泛出微微蓝光,村民们正穿梭其间忙种植、忙照看、忙收获。

村民海春龙种植的草莓温棚就在其中。这天,他找到园区领头的草莓种植企业——宁夏品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开阳打听行情:“现在价格能卖到多少?”刘开阳告诉他:“团购和批发能卖到100元每公斤,这是头茬上市的价格,等迟一点大量上市,价格还会回落一些。”

由于技术先进、管理得当,刘开阳种植的草莓已经于11月初抢“鲜”上市,预计亩产在1500公斤至2000公斤。在宁夏品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引领带动下,今年泾河村种植了22棚草莓,由企业提供种苗、肥料、技术、管理等全过程服务,其中就包括海春龙种植的两棚。虽然自家草莓还未成熟,但海春龙并不担心,他认为企业技术好、管理优,跟着企业学习种植,肯定一年比一年“钱”景好。

海春龙告诉记者,他以前主要种植西红柿、辣椒、芹菜等传统蔬菜,市场行情波动大,收入也时高时低,他细细算了笔账:“两棚草莓一共投入了三四万元,按照往年的价格,草莓卖个七八万元不成问题,算下来还能挣三四万元呢!”说着话,海春龙又回到自己的温棚里忙碌起来,红艳艳的草莓映红了他的增收致富路。

宁夏品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仅使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也解决了农户们缺技术、缺资金等问题。泾河村党支部书记于卫军介绍,目前全村有90栋温棚,主要种植草莓、樱桃、鲜食番茄等特色果蔬,按照“村集体+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可带动200余人在家门口务工就业。

相较于小农户,农业企业不仅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也能更加敏锐地把控市场。位于贺兰县习岗镇新平园区的宁夏天缘种业有限公司建成了育苗中心,今年已向农户提供各类种苗6800万株。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企业每年都会根据市场行情和农户需求调整培育方向,力求为农户们提供真正的“好苗子”。

瞄准特色种植村民家门口务工促增收

11月16日,在位于兴庆区掌政镇镇河村的宁夏西月花卉科技有限公司花卉种植基地,温棚里成片的百合花含苞待放,它们将在1个月后迎来销售旺季。负责鲜花生产的马小军介绍说:“这批百合约有16万枝,今年9月份种的,主要销往周边的省区城市。”

种植特色鲜花,银川独具优势。宁夏西月花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婷说,银川温差大、日照足,种出来的鲜花枝干粗壮、颜色亮丽,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目前企业年产上亿枝郁金香、百合等鲜花,由于品质上乘,销售市场遍布全国各大城市。

借助企业的生产、管理、运营、销售能力,花卉种植基地的产业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形成品牌效应,吸纳了很多移民群众来此就业创业。

马小军是兴庆区月牙湖乡人,在花卉种植基地工作已有3年,主要负责鲜花的生产管理。他告诉记者,自从花卉种植基地建立以后,企业聘用了大量周边村民务工,其中固定工50人、季节工300人,日工资130元至150元。通过种植示范,越来越多的农民学习掌握了鲜花种植技术,让银川冬日的温棚有了更加鲜艳的色彩。

在掌政镇五渡桥村,种植户杨建军则看好其他名优新品种。8年前,他在当地租赁8栋温棚,开始种植当时并不多见的火龙果、食用仙人掌和无花果,这几年的收益越来越高。杨建军认为,市场需求、市场行情随时都在变化,只有不停尝试新品种种植,才能真正发挥温棚的价值。

温室大棚春意浓,特色种植有甜头。今年以来,我市聚焦“六特”产业,把发展以日光温室、钢架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通过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壮大基地面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科技推广服务、完善市场流通体系等措施,推动设施农业持续向好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68.61万元,同比增长7%,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净收入6101元,同比增长5.8%。

迈上智慧道路设施农业再添新动力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当前,银川市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以产业提档升级、农民增收致富、保障市场供给为总目标,大力推进草莓、樱桃、火龙果、无花果、鲜食番茄等设施温棚特色产业,并为此建立了现代农业多元投入机制。

在永宁县闽宁镇,由企业投资建设的凯盛浩丰(银川)智慧农业产业园成为了我市现代设施温棚发展的“风向标”。在这里,温室种植区南北宽235米,东西长216米,栽种有65340棵西红柿植株,规划年产3200吨至3600吨西红柿。一辆接一辆的登高车、采摘车、无人运输车在作业区来回穿梭,既节省人工,也提升效率,让务工的移民群众直呼“高科技”!

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凯盛浩丰(银川)智慧农业产业园配置了先进的智能温室设施和栽培技术,实现了种植生产全程机械化和食品安全的溯源。农业生产管理的精准化、远程化、自动化及农产品智能储运等技术应用,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设施蔬菜生产智能化、经营信息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的发展。

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种植领域智慧化主要集中在设施农业,实现了自动卷帘、水肥一体、土壤监测、自动控温控湿、虫情监测等功能,但部分设施温棚建成年限较长,生产能力逐年降低。为此,近年来我市聚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突出抓好老旧设施改造及提档升级,积极改善设施设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加快推进机械化高效农业生产。例如,通过推广设施环境自动调控、智能物流运输和作物生长信息监测等现代技术装备,重点攻关设施种植传感器、自动作业、精准作业和智能运维管理等关键技术装备在生产中的应用,加快提升我市设施温棚智慧化发展水平。

农业标准生产让农产品质优价更高

标准化生产,是设施农业发展壮大的关键。近年来,我市联合科研院所引进和培育设施蔬菜新品种,扶持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集约化、标准化种苗生产,持续加强设施农业基地建设,扩大基地规模、提升基地水准、创新基础设施运营模式,逐渐加快设施农业发展进程。

在兴庆区掌政镇茂盛村,由宁夏乐乐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西红柿设施温棚种植基地正日益凸显着新品种示范种植、技术普及推广的作用,为当地产业发展深埋“科技因子”。

企业有关负责人王宁介绍,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2017年至2021年,企业通过试验示范蚯蚓套种套养、绿色防控药剂、秸秆生物反应堆等农业新技术,成功将“亚蔬12号”新品种引入银川种植,现已形成完善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标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只要按照技术规程来种,品质不用发愁。”王宁说。

在温棚里,青里泛红西红柿已经挂满枝头,这茬西红柿将于11月下旬上市。王宁介绍,目前“亚蔬12号”稳定亩产约为5000公斤,每公斤收购价稳定在6元至12元,小小的西红柿能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卖出每公斤50元至60元的价格。

“按照平均亩产来算,一年种两茬,收入大概6万元至8万元。”王宁介绍说,目前企业正着重将校企合作研发成果、企业生产实践技术等免费教授给农户,助推当地设施温棚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茂盛村的种植户陶锋就享受到了这份科技“大礼包”,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上半年种植的两棚西红柿产出1万余公斤,卖了近8万元。

村民们鼓起来的钱袋子,是我市设施农业科技化发展结出的最美味果实。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正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以项目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产业需求和农业需要为导向,通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政策扶持、项目倾斜、技术培训、产学研结合、成果转化、示范带动等方式,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有力推进设施农业现代化。

本报记者 梁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