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芸:努力争取阳光的生命

版次:8 作者:马金莲

和所有的大家族一样,《红楼梦》中所写的贾氏,宗亲众多,支派繁盛,代际相传,人丁兴旺,但是树大分枝,一边繁衍生息,一边分门别户,大家族内部的关系也就挺复杂的。早在冷子兴演说荣宁府的时候,他就历数了贾家几辈的整体情况,贾家原籍金陵,后来国公爷从龙有功,进京做官,在京城长住,如今除了原籍人口外,在京的也分了又分,早就支系庞大,占据了一条街。所以,住在宁荣街的不光是贾母这一支的后人,还有很多贾姓远支也在,可以想象,除了气势恢宏的赦造宁、荣二府,在他们周围,还有数不清的小院落小门户,甚至低矮破落的小茅屋。就连最后面的廊上也住着人家。于是大家根据各家的住所来区分身份,其中就有一个叫贾芸的青年,和寡母住在后廊上。这母子俩有多贫寒呢,穷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生活既然如此窘迫,人就得想出路啊,这贾芸也是一个堂堂的青年,他总不能坐在家里等着穷死。出路何在呢?他家没田没地没产业,要想办法只能往别处想,而这里的贾姓人中最富的就是国公府了,于是贾芸的心思就动到了荣国府。

既然目标锁定,就要付诸行动。伴随贾芸的具体行动,我们看清了两方面的情况,一是贾芸的生存处境的艰难,二是贾芸的人品。这孩子的生存处境有多恶劣呢,他要去荣国府寻求好处,总得拿点什么见面礼,为了买这见面礼,他去舅舅家寻求帮助。舅舅劈头就给他一顿臭骂,从他的数落言辞间,可以看出他对这个贫穷落魄外甥的嫌弃,等他骂够了,贾芸开始解释,他的话不多,但说服力很足,句句点中要害,他指出,自己今天不争气,成了舅舅口中的浪荡子,这不公平,他父亲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家产,所以他不存在挥霍一说。他不是不想翻身,是没有本钱可以翻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穷人家的孩子,要把日子过好,确实不容易。他说完舅舅就没话对答了。接着他舅母的奚落又来了。娘舅毕竟有几分亲情,舅母就做得很绝,饭点上连一口饭也不给这个外甥吃,在他们两口子的大吵大闹中,贾芸离开了。借钱不成,反而撞了一身霉气,贾芸无比沮丧,他再次体味着世态对穷人家孩子的践踏。独行在街头的贾芸,怀揣一个青年的愤恨和绝望,和一个人撞了满怀。谁都想不到,这一撞撞来了贾芸的好运。素无交往的倪二,居然主动借钱给他。天上掉馅饼的事就这么真实地发生了,贾芸借到了一笔钱。接着他买了麝香冰片等香料,想法送给了王熙凤。送东西,是投凤姐所好,贾芸这个办法很有效,后面果然谋到了一份不错的活儿。有意思的是贾芸送礼的过程,他没有直接送,在凤姐路过的地方等,撞见凤姐后,说香料是朋友家铺子倒闭他便宜拿的,等等。他的词儿编得很巧妙,句句打中王熙凤争强好胜爱受人奉承的七寸。贾芸聪慧,但不油滑,世故却不轻浮,这一点最给我印象深刻。送香料求差事,体现了他的聪明,这是底层孩子被生活打磨出来的生存技巧。

早在他给王熙凤送礼之前,他还认了贾宝玉做父亲。这事有笑闹的意味,贾宝玉顺嘴开玩笑说贾芸像他的儿子,贾芸竟然很自然很认真地说愿意给宝玉做儿子。临时玩笑建立父子关系的两个男青年之间就要产生进一步的交往,宝玉让贾芸得空找他玩。这时候的宝玉忙着玩,贾芸却正为生存困境所困扰,他后面果然来找宝玉,心里怀着希望,希望能得到一点好处。宝玉是花花公子,话说完就忘到脑后去了,贾芸却怀揣希望前来求见。这个插曲之所以设立,除了多角度塑造贾芸的人物性格,还为了让小红这个角色出场。贾芸在外书房,也就是贾母那边仪门外绮散斋书房,苦等宝玉不到,只能询问,这时候小红到前头办事,无意中碰到了贾芸,她觉得这样让人家苦等不好,就告诉他实情。这件无意中的善举,为他们两人的爱情埋下了伏笔。小红答应替贾芸给宝玉传话。事情好像就这么结束了。一个深居简出的丫鬟、一个外面的男子,他们要进一步发展,就得有再见面的事由。接下来作者安排了贾芸带人进大观园种花草。这个安排很自然,贾芸这次谋取的活儿就是种花草。于是贾芸进大观园来了,而心里已经有了心事的小红,开始到处找她的一块帕子。帕子的事,很小,但也很大,一块随身物品,能成为传递男女情感的重要载体,也就是古代爱情中最常见的信物。爱情来了什么都挡不住,贾芸和小红这两个根本很难有交集的人,就这么产生了爱情。也许世上真有一见钟情,贾芸和小红初见的时候,算不上钟情,但也彼此都有打算,小红在贾宝玉院里混得很失败,根本靠近不了宝玉,还经常挨骂,郁闷中的她,无意间看到了贾芸,少女本来漂浮难定的心思,好像一下子找到了可以落脚的点,贾芸青春少年,长得又帅,还很懂事,最主要的是,他还是主子身份,哪怕落魄到了这等地步,好歹也比奴才身份高,所以跟晴雯一样心比天高的小丫鬟小红,就在那一瞬间动了心思。这是个有胆识有主见的女孩,她心思转得很快,一边心里作盘算一边就付诸行动,“下死劲看了贾芸几眼”。眼睛是传情的窗口,贾芸也是机灵人,他收到了这个信号,很懂事地喊小红姐姐,乖觉的品质给人印象很好。接着后面小红害起了相思病。薛宝钗扑蝶时候听到亭子里小红跟坠儿说话,小红帕子丢了,自己也变得很奇怪,懒懒的,像病了一样,却又不去看病,坠儿说芸二爷捡到了帕子,现在经过坠儿的手还给小红。原来贾芸自从进大观园种树以来,行事乖觉,处处小心,步步留意,把自己放得很低,和每个人把关系都处得滴水不漏,监工的同时,特意留心小红的举动,两个人早就对上眼了,现在通过小丫头坠儿传递了手帕,算是达成了一桩好事。

关于贾芸和小红的结局,高鹗版本没写出应有的精彩,而按照他们在前面出场所占的篇幅,不应该就那么草草收场。八七版电视剧里的情节应该更合理,贾芸和小红的关系发展稳定,逐步升温,贾芸通过凤姐的门路得到了一点活儿,生活问题得到了解决,小红机缘巧合得到凤姐赏识,被调到凤姐身边去伺候了……

贾芸和小红,就像最低处的植物,身份卑微却没有自弃,各自努力向上,争取着生命里的阳光,活出了清新葳蕤的气象。

◆马金莲(宁夏西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