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与宁夏
版次:6 作者:李振文
在银川市区西门桥东南侧的小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古代人物雕像。高大的石彻底座之上,一位留着髥须的古人昂首挺胸,目视前方,神情肃然。看衣着,人物头戴幞头,身着长衣,下摆向身后飘动,仿佛正被唐徕渠畔的风轻轻扬起。
雕像的名字,基座上写得明白——郭守敬。
郭守敬(公元1231年~1316年),今河北邢台人,元代天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这样一位在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其雕像为何会立在唐徕渠畔?他与宁夏有何渊源?
历史渊源
许多人熟悉郭守敬,大概是从上学时的教科书上,所述其成就主要集中在天文、历法、测算方面,比如编制了《授时历》,负责督造了各种观测天象的仪器,等等。而除了这些领域的伟大成就,在水利工程方面,郭守敬也有着不少的成就与贡献,其中,就包括他与宁夏古灌区水利兴修的渊源。
据《元史·郭守敬传》记载,郭守敬自幼好学,其祖父即精于算数、水利。元世祖中统三年(1262年),郭守敬被时任中书左丞的张文谦推荐去学习水利。后被世祖召见于上都,面陈“水利六事”,深得世祖赏识,当即授予提举诸路河渠的职务,后又加授副河渠使。
而郭守敬又是怎么来到宁夏兴修水利的呢?其中还有一段特殊的历史背景。
宁夏平原得黄河之利,引水灌溉历史悠久,经汉唐以来的不断经营,至西夏时已是“沃野千里,谷稼殷积”。13世纪初,成吉思汗先后6次领兵攻打西夏,直至其覆亡。由于连年战争,宁夏平原上的灌溉水利设施遭到破坏,唐徕渠和汉延渠多淤塞废弃,田园荒芜,百姓四处逃难,富饶的“塞北江南”也变得满目疮痍。
修复水利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为了巩固北方,继而进攻南宋,需要足够的粮食供应,他的目光自然注意到有河渠之利的这片塞上沃土。公元1264年,忽必烈派张文谦以中书左丞行省西夏中兴等路,郭守敬随张文谦一同到任,在此修复水利,发展农业。
宁夏地理学专家汪一鸣(已故),曾著《少数民族对开发宁夏引黄灌区的贡献》一文,在讲到元代宁夏水利灌溉发展时,对郭守敬当时采取的水利“修复”举措有相关记述。
文中提到,在郭守敬的主持下,力排另开新渠,坚持修复旧渠的合理方案。“浚修长200公里的唐徕渠、125公里的汉延渠等12条干渠和68条支渠。采用滚水坝减弱水势,筑堰提高水位,挖深原有渠道、建渠首进水闸以保证渠道有充足水量,以退水闸调节流量,使整个灌溉系统有很好的灌溉、防洪效益。”
于是,一番努力之下,“役不逾时,而渠皆通流”(《元史·郭守敬传》),而郭守敬设计的那套闸堰,直到明代中叶仍在使用。
功垂后世
不仅如此。在此期间,郭守敬还提出了恢复黄河水运的建议,亦为忽必烈采纳。于是由应理州而下至东胜州,沿黄河设水驿10处,宁夏境内水程约400公里,构成了当时宁夏地区至大都北京间的水陆联运。
“郭守敬的修渠活动,为宁夏平原的水利事业揭开了新的一页。”汪一鸣先生在撰文中提到,在中兴府路新民总管等人配合下,黄河中专设船只招徕流民,发给农田、种子、农具,并把军人子弟编为屯田军,专司屯种,供给军饷。在一系列举措之下,当时宁夏平原上增加了数以万计的民户,灌区农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农民足粮,驻军粮食储备增加,成为全国安定、富庶的地区之一。
郭守敬复兴宁夏地区水利,贡献巨大,功垂后世,在宁夏水利史上享有盛名。一如唐徕渠西门桥旁这座雕塑的铭文所言:“人蒙其利,使银川平原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感其对宁夏水利所作贡献,特立此像,以斯纪念。”
本报记者 李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