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诗意,奔赴远方

——读《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

版次:6 作者:刘昌宇

《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

主编:孟扬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月

本书分为“山岳篇”“登楼篇”“临水篇”“胜迹篇”“寻古篇”五个部分,以诗词景物、意境为线索,将古典诗词赏析、文化背景介绍与山水游记、情感抒发有机结合,呈现一种“沉浸式诗词赏析”效果,在经典诗词与读者之间架起桥梁,在历史与今天之间建立纽带,引领读者多角度感受古典诗词的精华与魅力。

曼妙春日,啁啾鸟鸣伴着馥郁花香,不时携着和煦暖风飘送过来,不禁让人心情大悦。彼时,若是手捧一本唐诗、怀揣一册宋词,趁着大好春光当头朗照,信马由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领略诗话里的中国风情,必是乐事一桩。

古代文人尤好游历山水之间,触景生情,借着诗词歌赋,或慨叹时世,或忧国忧民,或思慕家乡,或道离愁别绪,或寄情山水,或托物言志。他们用手中的如椽大笔,深切反映着时代的疾苦、人民的悲欢,吟诵着世间百态,礼赞着旖旎风光。本书巧妙地将睹景与抒怀勾连在一起,以唐诗宋词为媒,将遍布于中华大地上的名胜古迹和人文风景,按照不同的文化主题,于珠联璧合中予以全新诠释。书中分析唐诗、宋词的内在意蕴,阐释诗人词人精妙的艺术构思,解读他们取得的辉煌文学成就,并以一名旅游者的身份,深入诗词中所写的名山大川,实地感受一景一物的千年变化。

编者极具代入感的文字,瞬间写活了诸多人物及景点,让他们和它们的形象,由单薄到丰满,由平面到立体,高耸于普罗大众心间,进一步强化了读者对古典诗词的纵深理解。秉持这样的旨趣,再来观诗(词)、观人、观景,历史已然变得鲜活,名胜也焕发出新的昂扬活力。尽管有的古迹已经锈迹斑斑,但因为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凸显着强烈的时代表征,凝结着一地一物的精神风骨,始终被国人铭记。有的名胜,由于它的独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充分彰显出大自然移山填海的磅礴伟力,一直为后世歌之吟之。编者以现代人的眼光,将名家、名作、名景这些璀璨的“珍珠”细心地串联在一起,以其纵横捭阖的文化视野,努力挖掘着每一颗“珍珠”的内在气韵,最终揭示出众多“风景”背后新的时代内涵。

在诗词的天地间感受文人骚客的翩翩风采,从其经典华章中体悟他们的旷世情怀,从诗话传情中领略中华的醉美风景,何其乐哉。秀丽的自然风光有之: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一览众山小的泰山。名胜及人文风景有之:叱咤风云的赤壁古战场、彩云萦绕的白帝城、古意森森的姑苏城外寒山寺,不一而足。众多名家、名典、名景从历史的深处、从我们尘封已久的记忆中纷纷“苏醒”,我们的思绪也从千年的故事、神秘的传说当中,悠然飞跃到火热的现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出多少神奇险峻的秀美风光,历史的惊涛骇浪又淘尽几多英雄豪杰,然而,名胜古迹和人文风景中蕴含的文化意蓄与精神气象,却随着岁月的推移愈发深沉博大,最终活化为国人心中永不褪色的精神地标。

旅行的方式有多种,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绝对让人耳目一新。这既是一次文化的摸索,也是一次琴瑟和鸣的精神探求,万般风情皆在编者意犹未尽的书写中。往事越千年,故地再神游,穿行在荡气回肠的字里行间,与山逢,与水遇,真是相看两不厌,堪称一场难忘的纸上行旅!

刘昌宇(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