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定产

开源节流集约节约利用

版次:5 作者:鲍淑玲 郎凯

金凤区南部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一期雨水管道及泵池工程施工建设中(2023年8月摄)。

银川市第二第四污水处理厂片区河湖生态再生水利用工程(2023年9月摄)。

西夏热电厂(2023年10月摄)。

大屏幕上,信号闪烁……宁夏中欣晶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多个智能水表“紧盯”耗水情况。“我们的晶棒切片和截断、滚膜工序需要大量用水,以前每天用水量在1200立方米至1500立方米,随着用水权改革的实施,企业自行处理废水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现在每天可节约300立方米水,不仅节省了成本,也实现了绿色生产。”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银川市以工业节水为重点,积极推动“以水定产”和用水权改革,主动打好工业水效提升仗,推动全社会用水方式向集约节约转变。

节水优先发展与生态“双赢”

走进宁夏电投银川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川热电公司”),冷却塔、净化塔等各种设备林立其间。“公司在工程建设之初就把节约用水、科学用水贯穿于工程设计、施工及生产运行各个过程中,正式投产后更是将节水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银川热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公司先后投资2.6亿元建设节水设施和再生水处理设施。

2009年,银川热电公司投资3200万元建设区内首家再生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约3万吨,曾被评为2009年度中国环境优秀示范工程;2017年投资2.25亿元建设表面式间接空冷系统,两台机组共用一座自然通风间冷塔,采用全密闭方式空气循环冷却,不产生任何的生产耗水,极大地节约了生产用水,年节约新鲜水400万立方米;2022年投资219万元建设了化学水处理浓水反渗透设施,年节约新鲜水27万吨。经过多年的节水设施建设和改造,城市再生水已经成为银川热电公司生产工艺流程中的主要用水,包括一期冷却塔循环冷却补充水、脱硫系统工艺用水、消防、绿化用水,实现了城市再生水的应用尽用。2023年,银川热电公司城市再生水用量为527万吨,占全厂总用水量85%以上,水重复利用率98.5%,是银川市三区内工业企业中最大的再生水用户,公司单位平均发电综合水耗低于国内同行业水平。

“能退的退、能转的转、能改的改,我们加强对重点用水大户的监测,让节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棒’。”银川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我市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水资源配置重点向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低耗水高附加值产业倾斜。隆基硅材料、共享装备、宁夏伊品、新澳羊绒、天通银厦、蒙牛特仑苏和百瑞源枸杞等7个产业链主企业达到节水企业标准要求。”

坚持以水定产,我市工业节水增效成果显著。2023年,我市(不含宁东)工业取水量8170万立方米,占全市用水总量的4%,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8.8立方米/万元,“十四五”前三年,银川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2.8%,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5%以上,累计完成节水型企业创建33家,超额完成《银川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四水四定”实施方案》指标任务。

循环利用拧紧“节水阀”盘活水资源

“以水定产”意味着要实现水资源与产业结构之间相协调、水资源配置与产业布局相适应、水利项目与产业项目相匹配,实现水利项目投入与产业效益的双赢。

走进银川市第二第四污水处理厂片区河湖生态再生水利用试点工程工地,施工现场正在抓紧建设,项目将于今年6月投入使用,建成后不仅实现银川市建成区再生水潜流湿地处理的“零突破”,且每年将集约节约水资源1900万立方米。

当前,银川市实际利用再生水8277.91万吨,正在推进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资源化利用配套再生水回用工程(二期),落地园林绿化再生水利用一期项目建设,实施银川热电公司等企业水资源综合利用改造建设项目,以形成河湖生态、工业产业、生活杂用各领域全方位利用再生水新格局。

“去年,我市用水指标较2022年减少10.5%。其中,黄河水18.446亿立方米,较2022年减少2.443亿立方米,深度依赖黄河水与用水指标约束趋紧的矛盾亟待解决,激活再生水‘第二水源’功能,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成为解决‘水之困’问题的重中之重。”银川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但是,再生水与自来水相比在价格、质量方面都不具有优势,企业对使用再生水缺乏积极性,制约着再生水的使用。为突破此“瓶颈”,银川市出台《银川市水资源管理条例》《银川市城市供水节水条例》《银川市节约用水奖补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编制《银川市再生水利用规划》,修订《银川市城市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将再生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体系,对利用非常规水的工业企业实施奖补,设置节水建设奖,鼓励取用水户和社会第三方实施节水技改或投资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

在经济上,制定再生水利用企业的扶持政策,通过税收优惠、出台相关补贴政策,降低再生水企业的运营成本,扩大再生水利用途径。在规划上,明确全市再生水优先应用于生态补水,维持河湖基本生态流量,其次回用于工业生产等。制定《银川市再生水置换收储交易管理办法》,鼓励和促进再生水利用,解决再生水置换黄河水的认定条件、程序、收益分配等问题。此外,成立银川市再生水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全面负责再生水设施投融资、建设运营和推广利用,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推进再生水循环利用市场化、稳定化。通过一系列提高再生水市场竞争力的政策措施,打通再生水-黄河水-产业用水通道,打造了目标明确、任务清晰、支撑有力的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银川路径”。

刚性约束探索节水新路径

“以水定产”,就是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产业规模和产业结构。近年来,银川市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着力推进工业水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推动创建节水型企业、园区,逐步构建“节水型、节水标杆、水效领跑者”三级水效示范引领体系。目前,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获评全区第一家国家“水效领跑者”,累计创建自治区级节水企业10家、银川市级节水企业30家,其中年用水50万立方米以上企业创建率达到60%,火电企业建成率100%;苏银产业园深入推进工业领域节水减排,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建设完成再生水回用项目,实现了污水100%截留,再生水100%回用目标,已创建自治区级节水型企业1家、银川市级节水型企业4家,园区水资源循环利用质效不断提升,万元产值用水量逐年下降,节水型园区建设稳步推进。

同时,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用水权改革,是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关键一招。银川市以“节水增效”为目标,以用水权要素市场化配置为主线,围绕确权、赋能、定价、入市关键环节靶向发力,积极探索用水权绿色金融发展模式,系统推进水权、水价、水资源税、金融质押等改革;全市农业、工业、养殖业确权工作全面完成,确权水量12.4亿立方米,核定农业确权单元755个,发放工业用水权证213个;全市用水权累计交易22笔,交易水量1694万立方米,交易总金额1.448亿元;全市用水权融资抵押贷款累计4笔152万元,实现“水资源”向“水资产”转换,构建起“资源有价、使用有偿、节水增效”的用水新生态。

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推进工业节水减排,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发展壮大节水产业经济新业态,积极推进节水型产业集群建设,协调推进“产业节水”与“节水产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水定产’,持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支持‘三都五基地’建设和‘三新’产业发展,严控高耗水项目建设,加快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开展2024年工业企业用水权需求调查,加强与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为产业、经济发展提前预留用水要素;实施重点行业节水改造,推动银川热电水资源综合利用改造项目、苏银产业园再生水一期二阶段等项目建成达效,加快节水型、‘近零排放’园区和企业建设,持续开展节水示范创建活动,引导园区和企业节水增效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力争年用水量50万立方米以上的高耗水企业全部创建节水型企业;推动企业用水赋智赋能,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为契机,梳理企业数字化转型共性和个性需求,支持企业不断完善智慧用水数字管理手段,走数字化节水控水之路,以提高工业用水效益为方向,实现用更少的水或者同等的水创造更大的价值。”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鲍淑玲/文 郎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