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落在诗香里的谷雨
版次:8 作者: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春天的华美谢幕。千百年来,面对阑珊春色,文人雅士文思泉涌,创作出许多意境优美的诗篇,描绘着谷雨时节浓郁明媚的春日美景,记录着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趁着大好春光,让我们共同品味飘落在诗香里的谷雨,在生动的文字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熠熠生辉的魅力。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从古至今,人们会在谷雨时勾勒出一幅勤劳稼穑的农耕图。“布谷声中雨满篱,催耕不独野人知。荷锄莫道春耘早,正是披蓑叱犊时。”宋代蔡襄的《稼村诗帖》,让我们听到了清脆明亮的声声鸟鸣奏响了春耕序曲,看到了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扛着犁铧、牵着耕牛的农人,在纷飞细雨中走进田里,把犁挥鞭的劳作身影。清代姚鼐在《山行》中也描写谷雨春耕的繁忙:“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初晴。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谷雨,对农人们来说是辛苦的、忙碌的,而在诗人眼中,正是游赏春天兴致正浓之时。谷雨的美景令宋代的王炎感慨颇深,他写道:“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在郊外散步,缓缓而行,花香浓郁,沁人心脾,矮墙上的小花簇成一片,别提多好看了。对于宋代范成大来说,他不仅看到了一片连着一片的清新、明净的水乡春景,还嗅到了浓郁而恬美的农家生活气息,他的《蝶恋花》亦是最生动的诠释:“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谷雨前后还是采茶的黄金期。唐代齐己的诗《谢中上人寄茶》,讲述了谷雨时节诗人漫步在茶丛间,采摘了嫩绿的茶叶,邀请邻院客人一起品尝的故事:“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清代郑板桥也在其诗《谷雨》中描绘了这样一幅美景:“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在风清气朗的谷雨时节,翠竹刚刚吐出新叶,傍晚凉风习习,挚友来访,诗人与之谈诗、作画、品茶、赏竹,共同感受美好时光。
“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质。”谷雨时节的香椿醇香爽口,食之令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清代康有为曾写诗《咏香椿》,盛赞它的美味:“山珍梗肥身无花,叶娇枝嫩多杈芽。长春不老汉王愿,食之竟月香齿颊。”春天里,香椿叶厚芽嫩、香气四溢,人们喜欢将其采摘做成各种美食,颇受欢迎。谷雨时节的香椿最佳,它的美味实在令人折服。元好问写过一首《溪童》,诗中提到春来人们采香椿的情景。那时,他居住的地方村前屋后有不少香椿树:“溪童相对采椿芽,指似阳坡说种瓜。想得近山营马少,青林深处有人家。”
谷雨时节,处处蓬勃着生机,充满着希望。在文人墨客笔下,谷雨氤氲着盈盈的书香,洋溢着浓浓的诗情画意,徜徉其中,更见美好。
马晓炜(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