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新”攀高聚才提“质”

版次:2 作者:闫茜

走进一工机器人银川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一只只机械手臂精准抓取各类零部件,传输到指定位置后完成精密组装。作为国内首批研发设计桁架机器人的企业,公司研发的重载桁架机器人运行速度达到每分钟360米,技术指标可媲美欧洲同类产品。一工机器人以创新变量催生发展增量,顺势而为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之所以在大型桁架机器人和重型桁架机器人领域已处于引领行业的地位,离不开企业的科技创新团队和出色的研发能力。公司通过“引进人才+本土人才挖掘”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培养研发人员和高技能蓝领人才,建立了一支经验丰富、专注数控机床以及自动化方面的研发、生产及应用团队,攻克桁架机器人领域多个关键核心技术,截至目前,已拥有有效专利91件。

“我们与德国利勃海尔自动技术公司开展战略合作,面向高端装备智能制造领域探索建立高端人才、高技能人才的新型培养机制。同时,主动与985、211高校相关专业的宁夏籍学生建立长期联系,及时对接,盛情邀请他们来公司工作。”一工机器人相关负责人王小龙介绍,筑巢引凤吸纳高端人才,并继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突破细分领域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与核心工艺,是一工机器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秘诀。目前,该公司核心产品包括IRCM柔性制造系统、重载桁架机器人、高速桁架机器人、地轨行走机器人以及FMC柔性单元五大系列22个产品和生产线,并被认定为“工业设计中心”“桁架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宁夏柔性制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服务网络覆盖国内21个省份,先后承担多个国家级大型项目的设计、生产及交付。

走进宁夏小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会议室,围绕光伏发电系统中高速焊接机和汇流条焊接机定制开发细节,研发人员讨论得热火朝天。“我们的研发人员不拘泥于项目部或项目组,而是根据工作任务参与具体项目,既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研发效率。”小牛自动化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前不久,小牛自动化顺利完成国内首条异质结直接覆膜设备量产线的交付,进一步刷新了企业设备交付的最快速度,成为了小牛自动化向“高”发力、向“新”而行的强劲“脉动”。据悉,异质结电池因转换效率高、衰减率低、拓展潜力大、工艺简单等优势,成为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的“新贵”。

作为一家专注于自动化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小牛自动化开始进入电池端的扩散和薄膜沉积设备领域,研发团队利用技术优势研发直接覆膜设备,提升了行业的生产效率。截至目前,企业设备除了广泛应用于国内各大组件客户,还出口至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今年,园区通过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目标,积极组织院校与企业进行对接,持续推进‘校地企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深入实施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人才小高地项目,扎实推进院士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和人才载体建设,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零距离’。”银川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园区将紧抓人才发展这个“牛鼻子”,真心实意打出招才引智“组合拳”,力争引进和培育更多优秀人才。

本报记者 闫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