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宁夏超高压公司

建设“绿色”电网 守护生物多样性

版次:4 作者:钟晓敏 王昊辰

本报讯(记者 钟晓敏 王昊辰)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近些年,国网宁夏超高压公司致力于推动电网建设与生态治理齐头并进,全力守护生物多样性。

2011年,世界首条±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银东直流从宁夏出发,成为国家“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银东直流输电线路宁夏段有20%的电力铁塔位于沙漠地带,由于植被覆盖率低,大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加速了水土流失,恶劣环境不仅造成了铁塔塔基侵蚀、电缆表面冲蚀、运维检修难度大等问题隐患,也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不便。为了解决沙害问题,国网宁夏超高压公司经过反复试验,最终采取生物治沙模式固定流沙。据统计,十余年间,项目累计新增草原面积1446亩,线路周边植被覆盖率提高70%,新增草原植被固碳量约合16.98吨,使地表生物呈现多样性。截至目前,已累计种植各类低矮灌木8万余棵,播撒草籽1000多公斤,治理面积近45万平方米,为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提供典型案例和实践经验。

该公司所运维的输电线路还有部分是跨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区的,宁夏是中国西部鸟类重要的栖息地之一,高大的铁塔往往成为鸟儿落脚的首选,但鸟类在塔上活动,容易造成线路短路故障,影响电网稳定运行,同时也威胁鸟类自身安全。为了给野生动物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国网宁夏超高压公司改变以往解决“鸟线矛盾”的思维方法,用“防、护、引”代替“驱、捣、捕”,该公司在铁塔上安装对鸟儿生命健康无害的新型激光护鸟器、声光告警器等,使鸟儿与铁塔保持距离,构建起物理防线。对铁塔进行定期鸟粪清理和防腐漆涂刷工作,延长铁塔使用寿命,加强电网自我防护能力,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电网运维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