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经济指标逆势上扬

版次:4 作者:李鲲鹏

本报讯(记者 李鲲鹏)5月22日,记者从银川综合保税区获悉,截至5月15日,银川综保区实现进出口贸易额9.18亿元,同比去年1~5月增长3.85%,实现外贸进出口额等主要指标逆势上扬,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银川综保区着力实施“产业培育提质、招商引资提效、项目建设提速、营商环境提优、绩效评估提升”五大行动,紧扣自治区、银川市产业布局,依托“三都五基地”“两地五中心”建设,培育发展亚麻籽保税加工、绿色食品农产品精深加工、电子产品保税加工等实体产业,建成君海油脂亚麻籽加工、都夏木材加工、银冠脱水蔬菜加工等项目,夯实园区实体产业发展基础,增强园区抗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4月16日,银川综保区首辆二手车顺利通关出口,填补了宁夏二手车出口业务空白。首家本地企业宁夏歆通物流也获批TIR国际道路运输资质,6月底将首发面向中亚国家和俄罗斯等“一带一路”国家的TIR运输班列。

“主动赴北京、上海、福建、南京等先进发达地区,开展‘走出去’招商活动9次,新签约落地国丰牧业进口农副产品加工、都夏木材加工项目、航帆实业环保水处理设备生产、东泰鑫国际快件等项目6个,洽谈储备了安徽贝宝果蔬罐头加工、中外运颗粒物保税交割库等项目40余个。”银川综保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1~4月固定资产投资2212.24万元,同比增长12.93%,工业总产值12063万元,同比增长22.57%,地方税收收入758万元,同比增长160%,海关税收收入17992.62万元,同比增长212.38%。

此外,银川综保区还加强与海关部门沟通,并与机场海关建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每周一召开业务分析会,第一时间研究企业通关诉求、分析研判产业发展等。创新建立“一票多车”辅助系统,优化园区监管设施,协调海关推动单证业务与实货监管集约化整合,实现“管办一体”,简化了办事手续,有效提高进出区货物通关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