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社会工作者的量与质

版次:5 作者:周志翔

近日,银川市2024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考前培训班正式开班。根据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实际需求分为初级班、中级班,近1500名参加考试的社会工作人才接受培训。截至目前,全市共有7599名社会工作人才,其中取得国家助理社工师职称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达3066人,储备社会工作人才4533人,涵盖社区建设、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扶贫济困等领域,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不同、功能互补的人才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界对专业社会工作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拥有一个或者多个领域的专业技能,就成为社会工作者的必要条件。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社会工作者的扶持,推动社会工作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在促进社区和谐稳定、提升社会服务质量、强化弱势群体保障、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加大对社会工作者的扶持,让有志于此的人提升个人技能,增强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效率,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社会工作者在养老、儿童保护、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提供服务,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这些领域的服务质量。例如,人口老龄化导致对老年人福利和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儿童福利服务、心理健康服务等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通过提供更多的相关培训和资源支持,可以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从而提升整体社会服务质量。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明确社会工作者的地位、职责和权益,为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社会工作教育培训体系,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鼓励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扩大招生规模,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强在职社会工作者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拓宽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发展渠道,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鼓励社会工作者参与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设立社会工作者职称评定制度,明确职称评定标准和程序,激励社会工作者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社会工作者是连接政府和民众的重要桥梁,持续开展社会工作人才培育工作,全面提升社会工作者专业认知能力、综合多学科分析和诊断社会问题能力,发挥好纽带作用,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周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