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拆分,划小管理服务颗粒度

版次:5 作者:刘薇

近日,贺兰县新增的3个社区开始运行,这3个社区都是从大社区里分设而出。大社区拆分为的是减负增效,分出来的小社区是不是因为人口少了就事儿少?如何让管理更精细?

贺兰县富兴街街道有7个社区的住户都超过了7000户,“超大街道”局面明显。为此,该县从天鹅湖社区分设出海亮社区、凤凰社区;从如意湖社区分设出桃源社区。划小社区管理服务单元,是为了优化管理服务半径,放大服务的精细度和精致度。但即便如此,海亮社区也要管辖服务10个居民小区、15351人,还是个很大的社区。

划小管理服务颗粒度,关键还在于减负增能。权力有限、责任无限,是当下众多社区面临的最大难题。推动基层减负在各个社区落地,要抓得住实际与重点,按照应减尽减原则给予监督落实。

此外,积极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按需配比基层社工,充实壮大人才队伍,有助于借助专业力量下沉来填补社区管理服务空白点,撬动多元主体的自治活力。当然还有个前提,便是能够完善运行的“三驾车”——物业、业委会、街道社区需厘清责任、各司其职、互为助力。

在他们找准定位照章管理服务,且形成良性运转的基础上,链接辖区各类资源,尤其是职能部门单位参与协调解决辖区内各类公共服务、管理和安全事项,以“社区吹哨、部门报道”等形式推动所有力量围着基层转,才能最大程度激发社会治理效能。

刘薇